■全媒体记者 吕 超
通讯员 陆婷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城市回归乡村时,带来的不仅是活力,更是对乡村价值的一次深刻重塑。在大云镇,一场无声却澎湃的“青春风暴”正在乡野间蔓延:新农人直播带火乡村游,“村咖”与民宿聚拢人气,“数字游民”一边体验田园慢生活、一边创业办公……这群年轻人,正用知识与热忱重新定义乡村的可能。
这场“双向奔赴”的背后,是嘉善县大力推进“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结出的硕果。而大云旅游度假区,尤其是曹家村,正成为长三角青年返乡创业的“热门试验场”。
这两天,“95后”女孩纪佳楠忙得不可开交。她在曹家村的“向往的生活”小院已进入装修收尾阶段,梦想中的窑烤面包店,即将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正式飘香迎客。
生活中,她是一名架子鼓教练,还兼职游泳教学,是个典型的“斜杠青年”。说起这次返乡创业,她笑称“虽然年纪不算小,但一切都刚刚好”。
就在不久前,她刚参加完2025年嘉善县青年入乡项目集中签约大会。“心情特别激动!”纪佳楠说道,“我的项目叫‘向往的生活’,之所以选择回到曹家村,就是看中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纯农业风情。”她的小院南邻心意农场,东靠云澜湾温泉,西接网红咖啡馆“391Car啡”,地理位置绝佳。
纪佳楠并非孤例。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曹家村迎来一波开业热潮:除了她的面包工坊,还有正在试运营的“开云造物3D打印工坊”、完成装修提升的“悦卿湾·涵舍”,以及多个正在筹备中的共富田园项目……曾经的闲置农房,正在变成创意沸腾的青年热土。
李雪雯也是其中之一。在2025年嘉善县青年入乡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上,她被大云镇聘为“青创CEO”。这份聘书,是荣誉,更是责任,它代表着对青年带头人的认可与期待。
作为“村咖”品牌“391Car啡”的主理人,李雪雯利用村里闲置的停车楼,融合主题游乐与户外运动元素,打造出一处多元体验空间。该项目迅速走红,仅2个月就售出1.2万杯咖啡,吸引客流3.6万人次,4个月实现成本回收。“高峰期一天能卖1000杯!”李雪雯骄傲地说。
这一切并非偶然。曹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伟利介绍,自开展“青年入乡试点”以来,村里系统排摸闲置资源,将创业机会“清单化”“场景化”,半年内就打造20多个青年主题产业,盘活闲置农房20余处,串联咖啡、垂钓、融合餐厅、民宿等小微业态,吸引农业经理人、旅游策划师、电商主播等一大批青年返乡。
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营收3500万元,形成“资源——青年——流量”的良性闭环,并通过利润返点、入股分红、本地就业等方式切实让村民受益。
从“夕遇小院”的吊炉火锅野营地,到聚焦短剧经济的“大卷传媒”,再到动漫社群运营的“熟人文化”……文创与科技正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试运营中的3D打印工坊,更为乡村注入了“硬核”创新基因。
作为嘉善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云旅游度假区以“青创旅游主理人”为引擎,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启动招商计划、搭建青创平台、推行“云享村民”合伙人机制等,成功引进一批像“嘉善小阿妹”李雪雯、“浙江工匠”丁慧煜这样的青年领军人物。
如今,这条蓬勃发展的“青创走廊”已不再局限于曹家村。东云村的“Oor彩虹融合餐厅”、缪家村的“云野里CloudWild”“牛奶家农场”等项目也纷纷涌现,形成多元业态矩阵。
“月月有爆点、季季有主题。这些项目正成为推动大云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大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一个小院到一个村,从一个村到整个度假区,大云正在证明:乡村,是青年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而青年,正是乡村振兴中最澎湃的崭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