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董 天 郝 爽
何雅军
本报讯 “别看它虽然还带青,但已经清甜可口了。等到十月份全转黄,哈密瓜一样的浓香就藏不住了。”近日,在惠民街道的绿缘农场,负责人陆雪英抬头指着一颗青黄相间的太秋甜柿对记者说道。
陆雪英话中的“它”,不是普通柿子,而是近几年来水果界的“顶流”——太秋甜柿。脆甜如苹果、多汁如蜜梨、清香如哈密瓜,更重要的是,从树上摘下来就能吃,没有一点涩味。用陆雪英的话说,“目前还没有哪一个柿子品种能超越它”。
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梨园。面对梨子市场价格走低,陆雪英毅然改种被称为“柿中天花板”的太秋甜柿。“梨越来越大众,价格也越来越平淡。这个柿子不一样,又贵又难种……”她边说边利落地修剪果蒂,“你看这个蒂头像个小天线,摘的时候一定要剪平,否则一摞起来,它就把旁边的柿子扎软了。”
难,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关就是砧木。“太秋甜柿需要砧木嫁接上去,它对砧木亲和力要求极高,选不好,全军覆没。”陆雪英所用的“亚林6号”砧木,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多年选育而成,与太秋甜柿亲和度最高,投产快、产量稳,“以前试过很多种砧木,都不理想。”
走进她的果园,几乎看不到“标准化”的管理痕迹。“每棵树情况不一样,你得看叶看枝,精细调理。”她随手托起一根枝条说道,“太直立了发芽不好,太斜了长势弱,要刚刚好才能把养分送对地方。”她根据叶片厚薄、树势强弱调整施肥,弱的树多施一些菜籽饼或内蒙古发酵羊粪,“就像孩子长身体,缺什么补什么。”
农场采用的是绿色生态种植方式,园中四处挂着黄色粘板与诱虫瓶。“果子越黄、越香,越容易招虫。这些装置里有引诱剂,虫子喜欢黄色,会自己钻进去——物理防控,果子更干净。”陆雪英说。对于疏果的时机,陆雪英也有一些小技巧。“我们一般不早疏,要等到7月20日以后生理落果结束再动手,主要疏掉畸形果,其他的果子尽量保留。”陆雪英说道。
目前,陆雪英主要通过朋友圈销售精品果。12个装的礼盒售价118元,8个装的礼盒售价128元。零售的价格根据品相不同,每公斤在40元到50元之间。
“手一掂,我就能知道分量达不达标。”陆雪英告诉记者,所有出货的太秋甜柿她都亲手摸过,不少客户尝过后慕名而来,上海、江苏的都有。对于太秋甜柿,陆雪英自信满满,果香自会吸引懂它的人。
电视版《跑农村》
每周一、周四、周日
首播:18:10
嘉善新闻综合频道
广播版《水乡田野》
每天:6:05;12:3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