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子涵
通 讯 员 孙 丽
本报讯 一道道蓝色身影穿梭于校园之间,一场场量身定制的消防实训在我县多所中小学密集展开。新学期伊始,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县教育局创新推出“靶向定位、分层施教、学练结合”的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校园消防宣传“一刀切”的难题,推动消防安全教育从“广覆盖”向“精准化”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中小学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宿管员不仅是‘看门人’,更是学生夜间安全的‘守夜人’。”在大队组织的专项培训现场,来自全县中小学的200余名宿管员正接受“案例警示+职责清单+实操实训”三维强化教学。消防员以真实宿舍火灾为切入点,详解用电隐患巡查要点,明确应急职责清单,并开展灭火器、消火栓“一对一”实操考核。
同时,针对消控室这一校园消防的“中枢神经”,培训人员设置火情模拟场景,带领校警、保安员等百余人,逐一操作火灾报警与灭火设备,通过“设故障—强操作—再复盘”的闭环教学,提升实战响应能力。
“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按疏散指示快速撤离!”在嘉善某小学,浓烟模拟情景下的应急逃生演练正在紧张进行。9月以来,由“消防副校长”带队,累计250余场消防培训及演练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铺开。根据不同学段特点,项目设计趣味而实用:低龄段以动画、儿歌形式传递知识,高年级生则融入灭火体验和逃生结绳训练。
更广泛的影响,来自“云端”。近日,全县124所中小学的7万余名师生同步收看了202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直播。从“《论语》中的消防智慧”到实验互动揭晓燃烧原理,从实景排查校园火灾安全隐患到动画梳理逃生要点,多元形态的内容引发课堂热烈反响,各校随后组织起知识竞赛和主题班会,让消防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消防教育不是简单‘打卡’,而是要精准触达不同角色、不同年龄的真实需求。”县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分层施教,让每一名校园成员都知道险在何处、怎么防、怎么逃。”
此外,这场覆盖全县的消防安全升级行动,正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与社会——孩子们把消防知识带回家,教职工扛起实战职责,精准防火的“神经末梢”正在持续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