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弦
春节就在眼前,调休的节奏又启动了。为了调出春节8天长假,前后两个周末都需要上班,让不少靠双休续命的打工人表示,调休就像借钱,借的时候笑嘻嘻,还的时候哭唧唧。
说起调休,老百姓又爱又恨。有人反对调休,虽然喜提小长假,但一想到周末补班就焦虑。有人需要调休,这样才能凑够时间外出探亲、旅游。东拼西凑的“调休”,其初衷是为了将假期“化零为整”,搞活假日经济,也让老百姓有充分时间安排休息与生活琐事。
试想一下,如果在完整的工作日中休息一天,手头却还有没完成的工作,会不会导致这一个休息日都花在加班上?再试想一下,诸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大家走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不少,一天时间真的够吗?“碎片化”的节假日,其实也会造成很多不便。调休能让大家享受到充分的休息,客观上也促进了假日经济的繁荣。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对调休最大的不满来源于为了凑假期而连续工作,不间断的工作日让他们身心俱疲,不仅消耗体力,也消耗情绪。
因此,假期中最应该关注的并非调休本身,一味反对调休也不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在“996”盛行的当下,许多打工人无法享受双休日、带薪年假,8小时工作也难以保证,让法定假期成了“雪中送炭”,自然怎么调都不够。我们真正应该呼吁的是企业认真落实相关法律,各部门履行监管职能,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休息权,有时间享受生活,才有精力投入工作。同时,也要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实施更加灵活的休假模式,错峰休假、灵活排班,更多自主安排、自由支配的假期才是老百姓真正想要的。
众口难调,休假制度永远不会完美无缺。但希望政府能看到老百姓更多的需求,让更多人在忙碌工作之余,享受“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