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B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三角原点崛起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建筑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正式开工

  ■全媒体记者 唐芳园 徐寻 胡凌翔

  本报讯 昨天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正式开工。

  方厅水院位于长三角原点太浦河上,这里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行政边界的交会点,两座廊桥跨越太浦河、连通沪苏浙,是示范区地标性核心项目水乡客厅的“最核心”部分。“该项目一院跨三地,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别设置沪苏浙皖主题展示空间,寓意长三角三省一市向心汇聚、一体发展。方厅水院围绕两省一市交会点、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塑造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会展等核心功能。”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说。

  “方厅”寓意天圆地方,“水院”突出江南特色,方厅水院用中国元素、江南韵味的现代表达,创造性传承江南水乡文化基因。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表示,结合嘉善水乡的元素,对原有村落进行保护和改造,打造具有可供游客休闲又具备会议交流功能的场所。

  方厅水院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利用建筑外围护、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机房、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数字能源智控平台等技术,在运行期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成为近零碳水乡客厅建设开发的实践和引领。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标志性功能建筑,方厅水院的公共性、开放性、共享性同样显著。“我们用步行廊桥连通,整个空间都是开放的。老百姓可以随时进去,三地科研人员也可以随时在这里进行交流活动。”段进说,方厅水院不仅是一个展陈馆,更是一个开放的大公园。

  作为跨省域项目,方厅水院不仅实现地理上的缝合,更实现机制上的融合。“在以前办理这样一个跨省域项目,需要跑三个地方、准备三套不同的资料、盖三个不一样的章,但现在只需要跑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流程,至少省掉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工作量。”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群星说。针对跨省域项目审批存在的流程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监管不协调、审批效率不高等难点痛点,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相关部门,探索形成了统一立项、一体化审批、联合监管的全流程新模式,而这也将为省际毗邻区域跨域项目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彰显东方智慧与文化自信,完善水乡客厅生态空间和发展空间,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功能品质,让示范区百姓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探索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张忠伟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B1版:要闻
   第B2版:综合
   第B3版:文苑
   第B4版:长三角
报头
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昨发布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正式开工
奋笔绘就国家战略的示范区“工笔画”
我县召开残工委成员单位(扩大)会议
冲刺中的新地标
嘉善喜获全省首批“神农鼎”
筑巢引凤“归” 争鸣声满“谷”
嘉善荷池未来社区项目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