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气、忠诚与温情

——读《战马踏雪》读后感

  嘉善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 502班 马翔宇

  在暑假的阅读时光里,我解逅了海小枪枪的又一力作——《战马踏雪》。翻开书页,一段发生在战火中的动人故事,如同洪泽湖畔的春风,裹挟着勇气与温情,扑面而来。

  故事围绕平原、平安兄弟俩和两匹战马展开。在洪泽湖畔的童年岁月里,奔雷和踏雪是自由奔跑的伙伴。哥哥平安与战马奔雷被日本鬼子抓走了,为了寻找哥哥和奔雷,平原带着踏雪踏上了寻找新四军的征程。一路上,他们遭遇汉奸张会长的追杀,感受到了画家张大年相助的温暖,也见证了新四军战士为守护百姓浴血奋战的壮烈。

  阅读时,最让我触动的是踏雪的“忠诚”与平原的“执着”。踏雪虽然不会言语,却用一次次奋力的奔跑诠释了对主人的不离不弃;平原小小年纪,直面战争的残酷,却从未放弃找哥哥的信念,哪怕疲惫、恐惧,也咬着牙前行。这让我想起生活中,家人、朋交间默默的守护,就像父母雨天时为我送来雨伞。原来“不离不弃”的珍贵,不分战火与和平。

  从书中的“战火视角”跳出来看,我也有了新思考。曾经以为“英雄”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可书中的平原、平安还有那些新四军战士,他们或许平凡,却因坚守、勇气变得不凡。这让我明白英雄不一定身披铠甲,只要在困难中也有信念,懂得为他人付出,普通人也能发出自己闪亮的光。

  当然,故事里并非只有“宏大”的勇气,那些细腻的温情同样动人。比如平安两兄弟的母亲最喜欢的《送别》,在战火中成了思念的寄托;画家张大年为记录踏雪,画下了踏雪,成了精神传承的符号。这些细节,让残酷的战争有了温度,也让我懂得:无论环境多艰难,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情感,永远是最坚韧的力量。

  合上书页,洪泽湖畔的风声、踏雪的马蹄声仍在心底回响。《战马踏雪》不仅讲述一段战争往事,更让我触摸到勇气、忠诚与温情的力量。

  指导老师:徐 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
~~~——读《战马踏雪》读后感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芳草地
   第04版:公益
缝 隙
一把打开我勇气大门的钥匙
勇气、忠诚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