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子涵 熊 冰
孩子们在学校吃得是否营养,合不合口味,是家长最关心的“心头事”。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校园食堂改造与营养餐提质工程,让学生用餐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香”的升级转变。
中午时分,大云中心学校食堂内香气四溢。腌笃鲜、木耳西兰花、咖喱牛肉汤搭配米饭和牛奶,组成了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学生们正吃得津津有味。
“菜单天天换,学校的饭、面包、水果、牛奶都超好吃!”学生冀阿诺说着比了个赞。学生陆晨屹也抢着说:“老师会问我们想吃什么,然后真的烧给我们!”
一学期餐费800元,平均每餐不到8元钱,却吃出“天天不重样”。学校不仅做到三周菜单循环更新,还专设“加饭窗口”给“大胃王”加油,更上线了食堂评价系统,让学生投票选菜、参与设计。
“我们从学生设计的菜里面选营养均衡的入选,下周全校就能吃到他的推荐菜!”校安处副主任沈梦娜介绍。
午餐时分,副校长张斌一如往常与学生们共同进餐,他说:“陪餐既能及时了解菜品情况,也能直接听到学生的需求和评价。”每日陪餐反馈均被详细记录,成为保障餐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校园餐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暑假,我县投入资金对全县18所学校的20个食堂实施全面改造。近两年来,累计投入超2200万元,完成36所食堂的提升工作,实现就餐环境、消毒设备及大型设施的全域配备,“阳光厨房”覆盖率达100%,并全部接入联网监控。
“在终端机上选好餐,不到十秒就能取到,非常方便。”在嘉善高级中学,智慧点餐系统让学生可提前选择套餐。每日供应七至八种不同风味的套餐,涵盖米饭、面食等品类,实现科学配餐与个性选择的有机结合。“运用该系统的初衷就是把选择权交到学生手里。”副校长王德锋表示,该系统不仅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也让学生真正实现“按需用餐”。系统运行以来,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这样的安排很符合我的口味,我比较喜欢吃面食。”学生俞嘉航说。
目前,全县49所中小学的63个食堂已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所有食材由八家优质供应商于每日清晨配送。县市场监管局和县教育局联合开展全覆盖风险监测,构建起溯源可控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县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副科长吴思群表示:“我们通过专业检测手段科学评估消毒效果,以硬指标推动操作规范落实,让监管更精准、更有力。”
“我们将强化全链条监管,持续做好中小学‘食堂智治一件事’监管平台数据报送统计分析及跟踪评估,进一步加强膳食经费规范管理,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监管。同时,优化供餐服务,扩大多元化供餐面,提升服务技能,常态化组织开展覆盖各岗位人员的‘线上+线下’双轨培训。”县教育局副局长姚彩萍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提升校园餐管理服务水平,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