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产45万杯

西塘镇这个“黑灯工厂”马力全开

  ■全媒体记者 高宇伶

  通讯员 施  兰 苗楠钰

  本报讯 走进位于嘉善县西塘镇的冰极限(浙江)食品有限公司,装满各种冰杯的冷链货车进进出出。每天,这里要生产150吨食用冰,相当于40~45万杯冰杯,发往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

  “你在全家、罗森、7-11便利店里买到的饮冰杯、纯茶冰杯、鲜果冰杯等各类‘网红’冰杯,基本都是我们生产的。”冰极限食品集团公司副总裁石猛自豪地介绍。

  2024年,冰极限食用冰品类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为了进一步拓展华东市场,实现供应链自主并完成全国工厂布局,今年年初,冰极限来到嘉善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环境好、区位佳。”石猛道出了选择西塘的理由,“这里不仅拥有优质的水源和生态环境,更地处长三角中心,辐射范围广、物流效率高,可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从选址到签约只用了30天,拿到生产许可证只用了65天,从投产到进规只用了3个月……当地政府超高的办事效率,让冰极限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选择。

  更让冰极限惊喜的,是长三角高度发达的产业协同生态。封口膜、纸箱来自嘉善本地,杯体、杯盖采购自江苏昆山,各大便利店的物流仓分布在150公里半径内——短短数月,冰极限已经构建起了一个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仓储、配送的全流程高效协同。

  目前,工厂拥有着自主研发的制水到制冰全过程全自动化联线,以及自研的桁架机器人送冰系统,可同时生产杯装冰、袋装冰、高端纯冰等。走进工厂,25台冰机和两条冷冻隧道有序运转,桁架机器人精准送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几乎无需人工干预,已达到“黑灯工厂”标准。

  “今年,我们的目标产值在7000万元至8000万元,明年的产值预计达到1.5亿元。”石猛说道。这个超级“冰工厂”的快速崛起,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协同的生动缩影。

  自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以来,嘉善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与周边城市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1至6月,嘉善县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8.6%。

  冰极限在嘉善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示范区的产业协同样本,正在迎来更多的参与者与共鸣者。

  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先行先试的实施意见》,到2027年,示范区将力争培育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5个百亿级细分赛道,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区域协同的不断深化,未来,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版图将更加清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健康嘉善
   第04版:人文
嘉湖社区:绘就健康生活新图景
西塘镇这个“黑灯工厂”马力全开
网络安全交流互鉴
拍卖公告
让校园餐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让校园餐成为安心餐
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