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子涵 鲁宇韬
郭 欧 熊 冰
本报讯 受农历闰月影响,今年中秋节在10月6日,比去年推迟了将近20天。虽然距离中秋还有一个多月,但月饼已在各大商铺、超市悄然上市。今年,月饼不仅在口味上花样翻新,包装设计也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和健康理念。
记者在县城大润发超市走访看到,月饼礼盒已被布置在卖场主通道区域集中陈列,有广式莲蓉、苏式百果、流心奶黄、冰皮月饼以及低糖系列等上百款礼盒,每份价格从48元到398元不等,覆盖了不同消费层级。除了传统口味的月饼,今年还出现了不少新式搭配。据超市快销部经理付余福介绍,今年出现了不少双拼口味的创意新品,“一个月饼里能吃出两种坚果香”。不过,目前月饼的销售仍以尝鲜客为主,大规模采购尚未启动。
除了超市,老字号店铺里也早早飘起月饼香。在罗星路的五芳斋门店,现烤鲜肉月饼已上市,售价5元一只。“酥皮鲜肉是嘉善人喜欢的老底子的味道。”店长吴琴姿表示,中秋前后店内月饼销售最为火爆,往年常常一炉接一炉烤,顾客排长队购买。
如果说鲜肉月饼是“不变的经典”,那么米月饼则是今年新晋的“流量担当”。记者注意到,县城的一家甜品店今年推出芝麻及黑金桑葚口味的米月饼,与其他开心果奶黄流心、生椰奶黄流心、茉莉龙井流心等8个新口味组成礼盒,售价为198元。“这款以五常大米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蒸制工艺做成的月饼,打出‘低糖轻油、口感清新’的卖点。”糕点师朱燕介绍道。
同样出圈的还有月饼的各式“国潮风”包装。不少品牌今年将二十四节气、传统纹样、古典色彩运用于礼盒设计,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现代审美趣味,成功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今年中秋月饼市场呈现出“健康化”“趣味化”和“文化化”三大趋势,产品细分明显、创新频出,反映出传统节日食品正不断融入现代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