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楼的灯还亮着,不同于白天的人潮涌动,夜间的诊室里显得格外安静。我攥着刚取的检查单,瞥见儿科诊室里医生耐心哄着哭闹的孩子,那孩子皱着的小眉头慢慢松开。我心里也满是庆幸——要是没有这夜门诊,我这拖了一周的颈椎病,指不定还得硬扛到啥时候。
我这工作每天从早上八点多忙到下午五点多,周末更是连轴转。一个月前,我的脖子时不时地疼,起初就像落了枕似的,我寻思着可能是久坐没动,字写多了,歇两天就好,压根没当回事。可这疼劲儿越来越缠人,到后来手指也有点麻起来了,我才有点慌了。想过去大医院看病,可一想到还要请假,再说这段时间工作也忙,何况白天医院人多,挂号得排老长的队,候诊时连个坐的地方都难寻,做个检查再等结果,一套流程下来没大半天根本完不了事,就一直拖着没去。直到上周,我实在撑不住了,同事提醒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了夜门诊,晚上也能看病,你下班顺道去看看呗!”
那天下班后,我没回家,直接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到门诊楼前,老远就看见“夜间门诊”的指示牌亮着暖黄色的灯,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挂号时,护士告诉我,夜门诊有内科、儿科、中医科,不用等太久,医生都是白天坐诊的大夫。轮到我时,中医科的马医生正低头整理病历,见我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说说哪儿不舒服?”他听我讲完症状,又伸手轻轻按了按我的后颈和肩膀,指尖碰到几个酸痛点时,我忍不住“嘶”了一声。“这是颈肩综合征,长期低头写字、盯电脑熬出来的,你这拖得有点久,先去拍个CT看看情况。”拍CT、针灸、拔罐,一套流程下来,居然还不到两个小时。针灸时马医生怕我紧张,还时不时问我“酸不酸”“胀不胀”,拔罐的护士手法轻,还特意提醒我拔完别立马吹冷风。走出门诊楼时,我心里热乎乎的——不用请假扣钱,不用跟人挤着候诊,下班路上就能安安稳稳把病看了,这夜门诊,真是帮了我们这些上班族的大忙了。
现在我的颈椎早不疼了,每次想起去夜门诊看病的经历,都觉得特别暖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夜门诊,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不仅照亮了我们就医的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医疗服务的贴心——它知道我们的难处,也用实际行动解决了我们的难处,让我们在“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之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看病的“舒心”与“贴心”。
■朱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