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团上门精准服务 量身定制转化方案

政府服务“打头阵” 迈好“实验室”到“应用场”第一步

  ■全媒体记者 周  契

  本报讯 “沉水草毯的生产工艺有别于传统种植方式,行业分类究竟是工业项目还是农业项目?”这是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浙大智慧绿洲”)未来环境实验室博士后俞卓栋近来的困惑。

  去年,其团队开发的多功能自沉式“绿洲炭草1号”进展顺利,已在硬化河床生态改造、景观水体生态提升、城市水环境修复、湖泊生态修复等领域工程化应用10余处,还在去年11月召开的嘉善县首届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发展推进大会上备受关注。会后,团队决心让样品走出实验室,让“绿洲炭草1号”在嘉善实现产业化。然而,在项目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犯了难。

  近日,在相关部门的组团服务下,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搞科研我们在行,开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还得是专业的人来解决。”俞卓栋紧锁的眉头得以舒展。他口中“专业的人”,指的是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及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建设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嘉善生态环境分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嘉善示范区管委会和西塘镇邀请,这些部门组团赴浙大智慧绿洲数慧云巷园区开展服务,聚焦6个小试、中试项目备案问题,逐一分析,集思广益,给予建设性意见。

  “前期,我们已经梳理了一份拟入驻项目信息表,这次就是奔着解决问题来的。”嘉善示范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宣吉鑫是这次组团服务的“牵线人”。年初,在走访实验室时,浙大智慧绿洲将孵化转化项目备案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反馈给他,希望得到帮助。宣吉鑫随即咨询了西塘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这也让他开始思考,科研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哪些意想不到的“小问题”,又有哪些堵点需要打通。

  为寻求答案,兑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承诺,开年以来,嘉善示范区招商服务中心与西塘镇从浙大智慧绿洲入手,对今年计划进行小试、中试的研发项目开展调研,梳理各类问题。“这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规模较小、工艺特殊,遇到的都是个性化问题。”展开手中的信息汇总表,宣吉鑫坦言,实验室从“1”到“10”的项目,与一般工业项目备案有所不同,项目类别、行业分类、准入标准的分界比较模糊,所以他第一时间与县政务服务管理办联系,希望给予相应指导。

  “全县正在开展‘六问破难·六干争先’大讨论活动,我们就围绕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破难,探索出一条服务新路径,让科研人员安心在嘉善创业。”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朱臻认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构建科创增值服务体系。

  当天,3个小时的头脑风暴,6位科研人员围绕项目落地谈困惑、提诉求,8个职能部门逐一分析项目规模、工艺、原辅材料等,提出可行性方案。俞卓栋收获颇丰,他告诉记者,这样的组团服务让他增添了创业的信心,也为实验室后续转化项目打了个样。“在嘉善,有人为你跑,帮你解决问题,少走不少弯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嘉善重点推进183个项目 总投资1765亿元
~~~累计服务800多万小时
~~~
~~~三警联动 一键指令 即达即处
~~~“民声快办·嘉网善治”嘉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观察②
~~~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行为
组团上门精准服务 量身定制转化方案~~~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人文
报头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出炉
嘉善志愿者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春季绿化“养生”
公安部门启动“巡处一体化”警务模式
回应民声 造福民生 “一键式”服务更便捷
我县开展“清网护鸟”行动
政府服务“打头阵” 迈好“实验室”到“应用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