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陆 丹
近日,魏塘街道“民声一键办”指挥中心接到解放社区居民胡老伯的求助电话,家中灯管突然不亮了,胡老伯今年78岁,自己检查灯具有困难,希望得到帮助。处置小组迅速出发,帮助更换了新灯管。看着重新亮堂的房间,胡老伯表示非常满意。
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魏塘街道“民声一键办”凭借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居民心中的“解忧神器”。打一通电话或线上提交诉求,指挥中心就会迅速响应,将案件流转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这样的“一键式”服务极大缩短了居民等待时间,提高了问题处置效率。
近年来,我县把各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枢纽,“民声一键办”作为综合信息指挥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联系群众、快速响应群众诉求的重要平台。
“街道在综合信息指挥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民声一键办’指挥中心,设置指挥小组与处置小组,指挥小组负责事件接收、指令、反馈、对接;处置小组由派出所或行政执法带队,负责事件处置。”魏塘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民声一键办”负责人张启超介绍,“民声一键办”不仅是一个投诉受理平台,更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无论是空气污染、噪声扰民,还是经济纠纷、租赁纠纷等问题,只要居民有诉求,“民声一键办”都能及时介入,为居民排忧解难。
“我们建立了24小时值守机制,实现‘1231030’响应处置,1分钟内完成指令签收,2分钟内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指挥中心周边地区3分钟内到达现场,城区范围10分钟内到达,街道全域30分钟内到达。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打开4G可视化设备将信息同步到指挥室,同时做好人员信息、处置结果等登记,形成处置登记表反馈至指挥中心。”张启超告诉记者,为降低非事务事项的回流风险和升级风险,提高工作预见性,魏塘街道“民声一键办”还建立了“1515回访机制”,“1天内指挥小组对接收事件进行回访,5天内网格员和网格辅警对本网格内事件进行回访,15天内网格员和网格辅警对事件再次回访。”
自“民声一键办”平台上线以来,一大批涉及居民的大小事得到了及时解决,快速高效的办事效率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与此同时,“民声一键办”还是处理矛盾纠纷、监督投诉和困难求助的“一把好手”。
近日,罗星街道“民声一键办”妥善解决了一起矛盾纠纷。和合社区居民陈阿姨与租客发生了租金纠纷,希望得到专业的调解帮助。“民声一键办”接到陈阿姨的诉求后,迅速启动调解程序,还邀请了“共享法庭”联络法官现场进行专业指导。
作为我县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民声一键办+共享法庭”联动工作落地单位,罗星街道“民声一键办”与县法院立案庭开展了“共享法庭”联动工作,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协议与司法确认工作衔接,有效提升疑难处置事项化解效能。截至目前,双方已累计对接疑难处置案例14件。
“‘民声一键办’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和‘共享法庭’联络法官沟通,由法官进行线上答复或线下指导,提高了诉前调解成功率。”县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陈旻表示。
罗星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网格治理岗主任王伟锋介绍,接下去,罗星街道“民声一键办”将引入更多专业力量,让更多职能部门走到群众中去,主动为群众解忧,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贡献力量。
2024年,我县“民声一键办”平台受理各类事项32187起,现场处置率、案件办结率100%。“下一步,我们将对各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进行迭代提升,通过固定指挥人员和指挥长、建立相应融合办公场所等措施,整合基层站所力量,建立问题清单,落实日研判、周会商、月调度,进一步发挥综合信息指挥室的统筹指挥协调作用。”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主任、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建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