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湖四海一家亲 乡约共治暖民心

惠民街道村规民约激活基层善治“一池春水”

  ■全媒体记者 郁丽芳

  通  讯  员 鲁  艳

  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在惠民街道,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老居民正用“一纸公约”编织出基层治理的同心圆。作为县级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之一,惠民街道下辖的17个村社常住人口14.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3万人,流动人口10.43万人,新居民占比达70.95%。面对多元诉求与治理难题,街道以“五湖四海一‘嘉’人”理念为纽带,将村规民约作为破解治理密码的“金钥匙”,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村(社区)实践样本,绘就了一幅“新老融合、共治共享”的幸福图景。

  新居民“入约” 让异乡成故乡

  “我有幸受邀参与了村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停车管理、公益暑托班等方面的建议,村里很重视,将其纳入了村规民约之中,感觉优家村真的把我们当作一家人!”来自安徽的新居民小陈指着优家村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这样说。

  优家村总人口8337人,其中户籍人口1537人,新居民6800人,是典型的人口倒挂村。近年来,优家村秉持“五湖四海一‘嘉’人”理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老居民融合。

  “我们邀请新居民代表参与‘新村规民约’修订,使其更适配新居民的生活习惯,让新居民有参与感的同时,也能在实施过程中更好发挥新居民代表的带头作用。”优家村党总支委员张旦丹表示。

  细看优家村村规民约,可以发现,这份村规民约简单易懂,内容可简括至一张纸,奖罚分明、贴近生活,针对诠释文明新风、见义勇为行为,给予现金、物质奖励;针对违反情形,健全相应惩戒措施,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制订、人人承诺、人人执行”,确保村规民约接地气、顺民心,发挥长效制约激励作用。

  消防安全“入约” 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曙光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出租房屋消防整治纳入2025年度文明户考核细则,涉及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规范充电,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灭火器安全有效等方面,这也是该村将消防安全融入村规民约的创新实践。

  曙光村户籍人口2600多人,新居民6300余人,集聚率96%,属于人口倒挂村。此外,辖区主干道两侧自建房底楼多数用于生产经营,消防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该村的村规民约中详细列明了消防安全条款:不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影响消防通道畅通的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禁止私拉电线和插座充电;出租房屋必须先达标后出租,承租人先登记后入住,出租人发现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应督促停放人、充电人立即整改。

  “我们将出租房屋消防安全写进村规民约,并推出奖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曙光村村委会委员朱浩介绍。

  和谐调解“入约” 解心结护乡情

  “你反映的噪声问题我们会马上处理的,放心回去等消息吧。”2024年年底,枫南村村民陈老伯来到村委会反映一处施工场所噪声扰民问题。村委会工作人员在接到反映后,立即协调联系施工方调整施工时间,次日就解决了问题。

  枫南村户籍人口5412人,新居民7500人,是名副其实的大村,也是嘉善接轨上海的“窗口”。近年来,作为省际交界村,枫南村将“矛盾纠纷不出村”写入村规民约,提倡协商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组织退休干部、志愿者、老娘舅成立矛盾纠纷调解队,创新“乡音调解法”,用乡音拉近距离、用乡俗共情说理、用乡约定分止争。还在文明劝导、家风弘扬、基层治理、环境卫生等方面对村民进行劝导和约束,配套奖惩机制,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共建美丽家园。

  下阶段,惠民街道还将持续做好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宣传引导、落地执行,让村规民约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乡土气息,推动村规民约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人人遵守村规民约的新风尚。

  采访后记:惠民街道用村规民约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在这里,方言差异化作交融的韵律,地域距离变成互助的温度。当村规民约从墙上“走”进心里,当新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理人”,“五湖四海一‘嘉’人”不再只是口号,而是百家窗前的灯火、社区广场的笑语、携手同行的力量——这或许正是新时代基层治理最生动的注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话题
报头
江海洋专题调研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缩小“三大差距”工作
警网融合共治 打造平安前哨
趣味运动 乐享银龄
市域快速路城东路(嘉善)射线计划年内通车
金融“及时雨” 润泽科创“好苗子”
西塘景区物业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五湖四海一家亲 乡约共治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