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网融合共治 打造平安前哨

“民声快办·嘉网善治”嘉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观察①

  ■全媒体记者 陆  丹

  袁  震 鲁宇韬

  近日,一面锦旗送到了大云镇缪家村第三网格网格员江秀亚手中。几天前,江秀亚凭借敏锐的反诈触角,及时向大云派出所报警,成功为村里一位老人追回了10多万元养老钱。

  “网格”让幸福升温,“警格”连着平安指数,“网格”“警格”深度融合,将平安建设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陌生短消息不要回……”江秀亚负责的网格有160户人家,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走访20户,开展反诈宣传。

  “每天召开网格工作碰头会,每周召开网格工作分析会,每月召开网格工作月度总结会,我们积极落实‘工作例会制’,网格员、网格辅警有效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网格工作效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江秀亚介绍。

  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网格“六制”工作法,不断完善警网融合机制,将专职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优势相结合,增强基层治理力量,提升治安防控水平,为居民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在天凝镇,有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特殊队伍——“老兵警长”服务团。他们凭借在部队锤炼的过硬素质和纪律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和社区服务,成为警网融合的生动实践者。

  服务团团长曹征镔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天凝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和天凝镇麟溪村总网格长。2021年,曹征镔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了退役军人的介入,调解更顺利,宣传也有更多人信服,于是便组织成立了“老兵警长”服务团。这两年服务团规模不断扩大,从成立之初的46人发展到如今的208人,其中退役军人占比高达95%。

  “我们积极参与走访、调解、宣传、巡逻等各项志愿服务,网格‘六制’工作法推行之后,我们又探索创新‘五融’工作法和‘1+3+N’点单模式。”曹征镔介绍,“五融”工作法即融行业之力、融阵地之便、融多方之智、融服务之心、融文化之魂,通过“警格”与“网格”相结合,让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1+3+N”点单模式中的“1”代表核心力量“老兵警长”服务团,“3”则是由网格长、网格辅警、民声一键办人员构成的协同团队,“N”象征着广泛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力量。自“老兵警长”服务团成立以来,天凝镇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老百姓对服务团非常认可,在矛盾调解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麟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旭峰说。

  为了确保“老兵警长”服务团的专业性和战斗力,天凝派出所还定期组织进行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服务团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老兵警长’服务团依托社区民警、退役军人等优势资源,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这也是推进共治警务、深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具体体现,我们的老兵熟悉社情、关心民情,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是天凝警网融合的一支重要力量。”天凝派出所所长陈英杰表示。

  “目前我县约有100个警网融合工作站,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员配置,确保警网融合站应建尽建,通过网格辅警、网格员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提高事件排查、隐患整治水平。”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主任、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建林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话题
报头
江海洋专题调研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缩小“三大差距”工作
警网融合共治 打造平安前哨
趣味运动 乐享银龄
市域快速路城东路(嘉善)射线计划年内通车
金融“及时雨” 润泽科创“好苗子”
西塘景区物业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五湖四海一家亲 乡约共治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