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熔在骨子里的记忆⑨

又见苦楝树

  ■沈水根

  苦楝树,对于乡下出生长大的我而言,是极为熟悉的存在。它默默扎根在农村的河岸边、竹园旁以及屋檐下,是一种普通的落叶乔木,并非名贵树种,在我国黄河以南地区较为常见。苦楝树的枝干粗壮而坚实,树皮呈纵裂状,暗褐色的外表下,是粗糙而质朴的纹理。叶片呈椭圆形,表面翠绿且泛着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意浓浓,令人惬意。每年4月至5月,苦楝树迎来花期,淡紫色的花朵如繁星般点缀在枝头,散发着阵阵幽香。到了10月至12月,果实渐渐成熟,金黄灿烂的果实在立冬之后便迎来了采摘的最佳时机。即便寒冬腊月,它们也经久不落,甚至能一直挂到次年春天,成为冬日里一道独特风景。

  2024年9月26日,我前往苏州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参观。在街区南入口的河埠边,一棵百年苦楝树映入眼帘,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静静地凝视它,心中满是欢喜与感慨。毕竟已有数十年未见苦楝树了,它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我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将它的身姿定格在镜头之中。10月29日,几位北京朋友前来西塘古镇游览,中午,我陪同他们在古镇的越塘食府用餐。意外的是,餐馆院子里竟然也有一棵苦楝树。它的直径约有70厘米,树高20多米,繁茂的枝叶如同一把巨伞,遮住了整个院子。那一刻,我再次举起手机,“咔嚓”一声,将这美好的景象留存下来。

  为何我对苦楝树如此眷恋?只因它悄然唤醒了我少年时代那些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珍贵回忆与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树种颇为丰富,杨柳树、泡桐树、构树(亦称谷树)、榆树以及苦楝树等居多,这些树木生命力顽强,无需精心管护,便能在广阔的土地上自然生长。每到夏天,杨柳、榆树与苦楝树上,刺毛虫肆虐滋生。它们身上的绒毛纤细轻盈,随风肆意飘散,稍不留意,路过的人们就会被蜇伤,那痛感犹如利箭穿心,又似肌肤被利刃撕裂,瞬间传遍全身,着实令人难以忍受。

  杨柳和榆树上的刺毛虫有着紫红色的条纹,圆鼓鼓的身体长满了毒毛,而苦楝树上有一种扁扁的刺毛虫更是令人胆寒,其身形扁平,周身长满细小毒毛,色泽青碧或翠绿相间,与苦楝树的枝叶浑然一体,极难察觉。记得儿时,我爷爷家的河埠旁有一棵参天的苦楝树。每逢盛夏,我常居住于爷爷家中。一日清晨,我光着脊背,手捧饭碗,在树下享用早餐。不经意间,后背轻轻倚靠树干,刹那间,刺毛虫的毒毛宛如暗器般刺入皮肤,剧痛如汹涌潮水般袭来,似无数根尖锐钢针深深嵌入,后背被蜇之处迅速隆起肿块,周边皮肤也随之红肿发烫。当时的我不停地叫啊哭啊跺脚啊,都无济于事,那种无助与痛苦至今仍历历在目。奶奶得知后心急如焚、心痛不已,马上用肥皂水清洗被蜇部位,因为刺毛虫的毒液是酸性的,而肥皂水是碱性的,能够起到中和作用,缓解疼痛。即便如此,那疼痛还是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才缓和下来,那种痛楚与煎熬至今仍铭心镂骨。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我对刺毛虫多了几分害怕与忌惮,每当途经有刺毛虫的树林时,总会下意识地裹紧衣服,有意避开,绕道而行。当下,除了荒野郊外或管理不及的区域外,随着城市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治虫防病的到位,绿化管护的精细,现在的树上几乎都没有刺毛虫了。

  诗人黄海斌在《武陵春·苦楝树落叶》中写道“苦楝潇潇不忍窥,夜露任风摧”,描写了苦楝树在秋风中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象。到了冬至边,北风吹起,寒冬降临时,苦楝树上原本青涩的果实也渐渐成熟变黄。苦楝树的果实叫“苦楝子”,我们杭嘉湖一带称它为“楝树子”。别看它其貌不扬,却蕴含着不可小觑的药用及日用价值。它具有止痛、杀虫、疗癣等多种功效;果实中的仁油,可加工成漆料、润滑油、肥皂及脂膏等用品;一些手艺人还将果核打磨后做成手串或手链等工艺品。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供销社大量收购楝树子,给出的价格是每斤3~4分钱。楝树子可以卖钱,这让村里的人们心动不已。于是,大人们纷纷找来长长的竹竿,在顶端绑上一把锋利的镰刀,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成群结队地去采割那一串串黄澄澄的楝树子。记得那时的我,手里拎着一只小篮子,紧跟在大人的身后,满心欢喜地加入捡拾楝树子的队伍。我仿照大人的模样,在树底下仔细寻觅着掉落的楝树子,每发现一颗,就迅速捡起来放进篮子,看着装满篮子的楝树子,心中充满着甜滋滋的喜悦。

  捡来的楝树子需在太阳下充分晒干,才可储藏。如此日复一日,终于积攒到几十斤。这时,我会催促父亲将楝树子带去供销社售卖。在那个年代,凭借自己的劳动能收获一两块钱,着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苦楝树整棵都有毒,其果实、树皮、根皮、树叶等部位均含有毒性成分,尤其是它的果实毒性相对较强,包含苦楝素、苦楝碱等有毒物质,一旦误食,会引发头晕、呕吐、呼吸麻痹等严重中毒症状。往昔农村,因积肥需要,房前屋后都被收拾得整洁干净,既不见杂草,也没有垃圾。每当有树叶或树果掉落时,勤劳的村民便会及时清扫,将扫来的垃圾倒入猪圈,一来可供猪食用,二来能积攒猪灰。记得有一回,我家隔壁的王奶奶把苦楝树下清扫的垃圾倒入猪圈,其中夹杂着一些楝树子。楝树子的表皮及仁油有甜味,猪很是爱吃,但吃后便出现了中毒反应,只见一头百来斤重的肉猪口吐白沫,四脚抽搐,身体发抖,躺在猪圈里奄奄一息。王奶奶心急火燎,赶忙叫来村里的兽医给猪打了针,几个小时后,猪才逐渐清醒,最终死里逃生,挽回了经济损失。自此,楝树子不能喂猪的禁忌在坊间逐渐传开,成为众人皆知、时刻铭记不能触碰的“红线”。

  苦楝树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利于生态景观营建,还能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苦楝树具有观赏价值,它的树形挺拔,枝叶秀丽,花朵好看,对二氧化硫有良好的吸收效果,还可吸滞粉尘、杀灭细菌,优化生态环境。但是,目前苦楝树为什么少见了呢?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年轻人不认识苦楝树,如误食其果实,就会导致中毒,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地方对其进行了清理。二是城市行道树大多选择无花无果的树种,苦楝树会掉落花和有黏性的果实,会增加环卫工人的清扫负担,所以在城市中已很少种植。三是苦楝树的木材价值被黄花梨、桉树等树种超越,做家具也容易开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林业品种的改良,其经济价值不如速生桉树、速生杨树、桂花树、银杏树等,种植意愿明显降低。四是农民外出打工,农村有些土地荒芜,无人在房前屋后种植苦楝树,因节约土地,农房院子变小,不适合高大的苦楝树生长。五是苦楝树易受蚜虫、白粉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受阻或枯死。

  苦楝树,在我的记忆中既有痛也有乐。苦楝树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松柏的伟岸,但它有着自己的坚守和品格。在四季的轮回中,它见证着时光的流逝,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去感受苦楝树的内敛风格,品味它的独具特色,并从它身上汲取那份坚韧与沉稳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灵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一处宁静的港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人文
嘉善四中及其前身嘉善魏塘镇补习班
热闹的农村婚礼
又见苦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