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姝妍 通讯员 沈 菁 潘 瑜
本报讯 近日,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和嘉善祥符英才之家通过“我在范东有块田”微信小程序,在干窑镇范东村分别认养了一块专属“人才田”。
浙大智慧绿洲作为浙江大学与嘉善县合作共建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此次活动,就是想用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浙大智慧绿洲人力资源部部长汪烨鹏告诉记者,“‘我在范东有块田’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能提前为农民锁定收益,同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接下来,浙大智慧绿洲将持续关注“人才田”种植情况,不定期组织人员去田间查看收成、体验农事活动。新米收割后,浙大智慧绿洲每月会收到10公斤大米,共计12个月。这些大米将用于慰问实验室科研人员,或在举办工会活动时进行分享。
“我们正在考虑开展更多‘智慧农业’领域的研究,也希望和干窑镇加强联系,用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汪烨鹏说。
近年来,范东村积极探索稻田“认养”模式,在水稻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开辟个性化、高端化路线。“我在范东有块田”是一款农产品预售微信小程序,用户不仅可以租赁认养村里的田地,选择托管模式和作物种类等,还能实时看到农田作物情况,享受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健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