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舜红
通讯员 张舒洋
素净的脸庞、亲切的笑容、温暖的话语,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哪怕是着急忙慌地办急事,看到小吴的笑脸,我的心就能一下子定三分啊!”十三载倾情服务,打动群众的不仅是耐心的服务态度,更是专业的办事水平。她就是陶庄镇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专区的服务窗口辅警吴金燕。
吴金燕,女,1990年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参加工作,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曾于2018年、2021年两次荣获县局个人嘉奖,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县局年度考核优秀。在今年县局善警最美窗口比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
学以致用
为民服务见真章
2023年6月,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走进政务服务中心想要加急补办身份证。前段时间潘爷爷身体不适,去当地医院问诊后,医生建议他去上海进一步检查情况。好不容易约上了上海的专家号,眼看着下周就要出发,潘爷爷的身份证却突然不见了,于是急忙来补办。
由于老人来得太急,穿着不适合拍照的浅色衣服,吴金燕先递给老人一件黑色短袖让其更换。之后吴金燕带着潘爷爷进行人像和指纹采集。
“潘爷爷,您的头再低一点,脸再往左边偏一点,对,就是这样!”经过吴金燕的耐心指导,没几分钟就帮潘爷爷拍出了一张满意的照片。得益于成百上千次的业务训练,十分钟左右,吴金燕就帮潘爷爷走完了补办流程。五天后,领着新鲜出炉的身份证,潘爷爷终于能安心去上海看病。
之后为表感谢,潘爷爷特意定做了一面锦旗送到窗口。“要不是你们这么快就办好了证件,我可就看不成病啦,真的太感谢你了!”看着老人泪光闪烁的眼睛,吴金燕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窗口工作十三年,吴金燕兢兢业业、勤学不辍,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高效准确地完成大量业务办理任务。今年以来,吴金燕共帮助办理了294张身份证,以十三年“零投诉”实绩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心系群众
真情服务解难题
在吴金燕身上,有高超的业务水平,更有一颗时刻装着群众的心,她总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十几年来,她总是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同志,你快帮帮我,我新办的身份证找不到了!”一个炎热的午后,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出现在政务服务大厅。今年9月,沈阿婆来窗口办理了新的身份证并选择把身份证寄到村里,但之后沈阿婆的手机弄丢了,无法接到快递员的电话,过了很久都没拿到身份证。
“老人两鬓斑白,用土话比比画画地说着事,急得眼里都有泪花在打转,我看着心里也跟着急起来。”吴金燕说。
吴金燕安抚好沈阿婆的情绪后,在“浙江公安”的公众号上查询了身份证的办理进度,发现沈阿婆的身份证已被寄出。她再根据网站提供的号码,先后与陶庄站点的快递员及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多番询问后得知,沈阿婆的身份证因无人签收先寄回了杭州,走完中间流程后会再次寄回办证派出所。
吴金燕把情况跟沈阿婆讲明后,让其回家耐心等待。之后她更是在证件寄回后亲自送证上门,获得了沈阿婆一家由衷的感谢。
“窗口服务工作需要时常换位思考,做到将心比心。能够得到群众的一句表扬,就是对我工作上的最大认可。”吴金燕笑着说。
春风化雨
上门服务显真情
陶庄镇辖区内老年人多,大多行动不便或居所偏远,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吴金燕牵头与各养老中心、网格员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确保服务零死角。
今年5月,有辖区网格员向吴金燕反映,其负责的片区内有一行动不便的老人遗失了身份证。老人姓钱,是陶庄派出所的重点帮扶人员,她从四岁开始就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一级残疾,无法正常走路。吴金燕听闻后便决定为老人上门办证。
“是小吴啊,有段时间没见啦,快坐快坐!”刚一进门,吴金燕就受到了热情接待。她笑着坐到床边,握住钱阿姨的手开始关切地问询。
“钱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生活还如意吗?”“我很好啊,最近睡得比之前好,人精神了不少呢!”伴随着温情的交谈,吴金燕为钱阿姨补办身份证。
在采集指纹和照片时,钱阿姨的指纹磨损严重,采集难度大,吴金燕灵机一动,掏出口袋里的护手霜为其耐心涂抹,最终采集到了合格的照片和指纹。
临走前,吴金燕向钱阿姨承诺:“您放心,等身份证制作好,我们会第一时间把身份证送过来”。“用身份证办事就方便多了,真是太感谢你了!”钱阿姨激动地说。
“‘不让群众多跑一趟’不只是一句承诺,把解民忧、化民急的事一件一件办好,才能不负群众期待。”吴金燕用她的实际行动做到了这点。
窗口服务工作期间,吴金燕始终秉承“真情服务为人民”的理念,凭着对公安事业的无比热爱,坚守初心、忠诚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华光,用真心真情为每一位办事群众送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