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迪良
前阵子,我受邀参加了第二届“美丽乡村”全国书画艺术作品大赛的颁奖活动,组委会还安排在嵊州市谷来镇王院村进行采风、笔会等。对嵊州著名的百丈飞瀑、越剧小镇等景点,我只是尽作游览收集素材而已,但在山野边意外发现一幢农屋门前成片的菊花在风中摇曳,却让我感触颇多,也想起了很多往事。
菊花,一般开花都在秋季,它们不似春花娇艳,也不似夏花热烈,但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菊花的颜色繁多,我参观过几次菊展,品种极多,形状各异,有的如金黄的阳光,有的如雪白的绒毯,还有淡淡的紫、深沉的红,每一种色彩都透露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院子里每年都种上十多盆菊花。挑几株好的种在花盆里,花盆不够用,则把其余的种在用铁丝围扎成的自制花盆里。尽管盆子不漂亮,但每当秋天来临,那些花朵就像一个个小太阳,温暖着整个院子。祖父喜欢绘画,有时一边画一边说:“菊花是秋天的使者,它们的生命力很强,代表着坚强和美好。”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话的意思,但每当看到那些顽强生长的小生命,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感动。
由此,无论在本地还是在外地,无论在公园或是在田野,看着那些随风而舞的菊花,我经常会停下来观赏一会,喜欢它们不争春色,不在百花争艳时炫耀自己,而是选择在这万物开始凋零的季节里独自绽放。这种低调而又坚韧的生命力,让我在感慨大自然神奇而伟大的同时,也感叹人生长河中有多少英雄亦是如此。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屈原的高尚情操,更将菊花的品质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菊花之所以被古人推崇,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是因为它那不屈的精神。即使已到深秋时节,在稍带寒冷的风中,它也能坚守自我,不轻易凋谢。
菊花的这种精神和风骨,让我想起了那些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人,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富裕的生活,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就像那些在风中依然挺立的菊花,虽然环境艰苦,但它们从未放弃过绽放的机会。
在当今的时代,我感到每个人仍需要拥有一份菊花般的品格——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正如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所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