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引凤 熊 冰
日前,嘉善“嘉聚引才 善赢未来”招聘团远赴云南,来到大理大学工程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学校招才引智,这也是我县今年秋季校园招聘的最后一场。
据统计,今年我县共举办秋季校园招聘活动22场,参会企业337家次,提供机械、电子、销售、IT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等多个领域的近万个就业岗位,吸引大量求职者前来应聘。
“走南闯北”招贤才
今年9月,我县拉开秋季校园招聘大幕。县人力社保局组织企业招聘团,前往湖南、河南、陕西等地高校,通过举办招聘会、校企对接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形式,成功吸引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关注和参与。
首场招聘活动在湖南科技大学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往来求职者络绎不绝,高校毕业生仔细浏览企业招聘岗位信息,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接洽,积极投递简历,不少摊位前排起了长龙。招聘人员积极介绍企业发展前景、招聘要求等信息,耐心解答求职者关于公司概况、薪资待遇、工作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赴云南招聘,日善电脑、裕华木业、福莱新材料、弘信制罐等18家企业积极参与。参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用人需求,共提供93个优质岗位,需求人数达770余人,为云南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初步统计,共收到简历1670份,现场面试1650人,与466名高校毕业生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丰硕成果来自引才诚意。一场场招聘会上,嘉善企业用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我们公司包吃包住,工资也比同行更有吸引力。”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李春云说,组团外出招聘成效显著,今年公司用人缺口在90人左右,通过多次招聘活动,已有60余名高校毕业生与公司签订了第三方劳动合同,目前第一批毕业生已经到公司实习,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校园招聘更精准
去年,我县共举办了29场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参会企业达409家次,推出岗位9457个;今年,我县举办招聘活动22场,参会企业337家次。与去年相比,招聘活动场次及参会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岗位数基本持平。
企业需求始终旺盛,高校求职依然热情高涨。去年,我县在秋季校园招聘活动中接待求职大学生5598人,收到简历5330份,场均184份;今年共计接待求职大学生7678人,收到简历5862份,场均266份,接待人数和简历数均显著增加,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简历数也明显变多,学生求职热情和积极性有所增强。
对此,县人力社保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公共服务科科长徐超分析道:“今年,我县从人才的内生需求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招才引智的精准度,以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深入县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提高引才科学性。一些企业在转型升级背景下也更注重精准招聘,通过提高招聘效率与增加单场招聘岗位数量的方式降低参会频次。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形势变化促使高校大学生更加珍惜每一次求职机会,他们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参加招聘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对我县就业环境的认可。”
搭建引才“前哨站”
每场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县人力社保局都会与学校开展引才工作座谈,双方就人才培养、人才需求、校地合作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为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秋季校园招聘期间,县人力社保局先后在5家高校建立了‘引才工作站’,还聘任了一批高校引才大使,希望通过更深层次的政校企三方合作,促进县域人才梯队建设和企业良性发展。”徐超说。
我县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项目,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不仅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我县企业输送了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我县还创新招聘方式,运用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新型招聘对接模式,为双方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今年共举办线上直播带岗16场,参会企业175家次,推出岗位1007个,线上观看人数6901人次,线上投递简历200余份,促成就业意向百余人。新型的招聘方式不仅节省了求职者和企业的时间精力,也提高了招聘的透明度和效率。
下阶段,我县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和人才引进工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