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建设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一环,作为城市绿色公共基础设施,在改善城乡生态、美化城乡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历届政府接续推进的民生实事工程。
我县自2011年启动县域绿道建设工作,按照“融合、民享、生态、低碳”的理念,努力构建以区域绿道为骨干、县级绿道为支撑、社区绿道为补充的建设框架,全力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绿道系统。
“近几年来,县城区的绿道网络大体已经建成,我们更多的是在做一些连点串线,连线成面的工作,着重推进城区的绿道大环线,即伍子塘、白水塘、丁诸航道和嘉善塘的环线绿道。”县建设局园林绿化科副科长彭赟说,前两年我县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绿色空间结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中提出了构建“城绿融合、绿网脉络、蓝绿交融、多彩廊道”的绿色空间结构,规划构成“四纵、五横、八心”的县域绿色空间结构。其中,绿道网络按照“融合、民享、生态、低碳”的理念,努力构建以区域绿道为骨干、县级绿道为支撑、社区绿道为补充的建设框架。
“伍子塘文化绿廊是从去年开始,主要进行提升改造工程,它是从南城河到白水塘,全长大约3.5公里,贯通了伍子塘东西两侧的一个绿道。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扩宽它现有的面层,结合骑行道、慢行道、慢跑道,三道融合的理念。另外,增加了一些基础配套设施,比如健身器械、游乐场所等,满足百姓日常出行健身的需求。”彭赟介绍。
桥下空间改造、亲水平台改造、健步道改造、子胥公园改造、绿化景观提升等,无不体现了县级绿道设计秉承的以人为本,以水为媒,因水而生的吴越文化展示窗口设计理念,打造集生态、教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滨河步道系统,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备、设计先进、交通高效、文化底蕴丰富的绿道形象。
“城区步道主要是沿着城区的主要河道去建设的,一方面是方便周边小区居民快速进入步道,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沿河的滨水廊道打造特色滨水景观。我们也会穿插一些节点布置,比如在白水塘布置了儿童游乐场所,在西侧有一个湿地公园,东侧主要是以生态景观为主,打造生态自然风光,让老百姓在平时健身的时候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彭赟说,白水塘滨河绿道是县城区重要的东西廊道之一,绿道沿线建设多样化带状滨水公园,东区紧邻平黎公路,以健身休闲步道为主,穿插休憩景观节点,营造亲水空间,形成可玩、可赏、可游、可憩的滨水绿廊。
截至今年10月,我县已建成绿道150公里,其中城区绿道72公里。6条绿道获评嘉兴市最美生态绿道,1条绿道获评首批嘉兴市林荫生态绿道,长三角(嘉善)生态绿色风情旅游线绿道获评浙江最美绿道。
“接下去,我们希望努力构建一个以区域绿道为支撑,县级绿道为骨干,社区绿道为补充的绿道网络。伍子塘绿道是一条区域绿道,目前,该绿道城区段已经完工。去年我们还完成了另外一条区域绿道,就是我们的省级绿道二号线嘉善段,沿着红旗塘串联了姚庄、西塘、天凝三个镇。”彭赟说,长三角(嘉善)生态绿色风情旅游线为省级绿道2号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以江南古韵与考古寻根为特色,将乡野绿地建设与河道体系紧密结合,新型生态环保地面铺装材料提升了步行舒适感,结合智慧技术,绿道沿线设置了智慧步道交互终端(智慧屏),支持路跑、骑行等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活动。
为确保“健康嘉善”行动高效、有序推进落实,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大花园建设,我县生态绿道建设为绿色环境打造、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全媒体记者 陈开愉 王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