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嘉善县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出台《嘉善县青少年“明眸皓齿,健体舒心”健康成长护航工程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施方案》等,综合施策,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赛事和评价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充分用足用好校内资源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运动空间,县域内各校向内“要”资源,充分规划利用校园内部空间,大力推动体育设施更新升级,让“活力校园”真正“动起来”。
嘉善高级中学大力兼顾“特色运动”与其他各类运动项目的同步发展,打造“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模式。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体育课共开设6个运动项目,分别为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其中每个项目均包含了各类不同的活动形式。除体育课堂教学外,学生每周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舞蹈等体育社团活动;每月开展校园主题活动,如拔河赛、接力赛、趣味赛等;每学期开展班级联赛,如“班班足球赛”、“班班篮球赛”、“班班羽毛球赛”等。2024年学校荣获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嘉善县第四中学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体教融合教育,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成长环境。一方面做好和引进优秀体育教师工作,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调整了课程安排,增加了体育活动的比例,设置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并引入了多种特色体育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等。同时,还开设了体育社团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兴趣。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如校运会、班级联赛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积极拓展整合校外资源
充分发挥体教结合优势,帮助县域内各学校大力拓展校外空间,积极整合县域资源,建立校外体育场地资源信息库,拓展学校体育运动场所,使不少学校的运动会开在体育场,体育课上在体育馆。
嘉善县陶庄小学巧借汾湖优势,精心设计并开展“陶育芬芳”课程体系中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开设水上课程,引进水上项目,开设皮划艇课程、龙舟课程,成为嘉善县第一个开展水上运动课程的学校。水上运动课程的开发,秉持看得见、摸得着的理念,通过亲子活动、端午龙舟赛、思政课等项目,让学生走进汾湖,体验水上运动,发现水上运动的独特的魅力,感受水上文化。今年,陶庄小学参加了2024年长三角龙舟争霸赛暨嘉善县龙舟比赛,还登上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端午特别节目,被赞表现不俗。在暑假,校龙舟队报名了2024年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暨U系列龙舟赛,在15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3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U12混合组总成绩第一。
有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根据县域内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受学生喜欢、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项目布局到更多学校,有计划、有层次地推进全县青少年运动训练项目,帮助学生“爱运动”“会运动”,在校园形成体育运动良好氛围。
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根据学生的体育特长与兴趣,选拔组成学校各类运动队,体育组根据体育教师自身特长安排1-2位教师分管一个专项训练项目,并在在足球等项目中引进了6名校外专业教练开展专业指导,助推学员快速成长。学校各类运动队开展一日两训,保障学员训练时间和强度,不断提升其竞技水平。为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学校构建学训融合运行机制,让体训教师、教练、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家长加强协作,在抓好队员学习的基础上保障队员的训练。
■全媒体记者 陆丹 通讯员 盛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