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弦
家长会是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长期以来,妈妈一直是开家长会的“主力军”。但是这两年,不少地方的学校开始召开专为爸爸们准备的“爸爸家长会”,呼吁“父位”回归。
育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战斗”,哪怕工作再忙碌,也不是爸爸长期“不在场”的借口。受“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默认照顾孩子就是妈妈的责任。爸爸们要么忙于工作,要么忙着应酬,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犹如“蜻蜓点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妈妈也在挣钱养家,“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早就该打破了,家庭分工不应该用性别“一刀切”。顶梁柱不只是经济顶梁柱,也该成为精神顶梁柱。
父爱如山,在大多数人心里,父爱是沉默的、沉重的、隐秘的。新时代的爸爸们应该勇敢地破除这种刻板印象,努力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在生活中给孩子真实陪伴,这种陪伴不是回家后坐在孩子身边玩手机、考试后询问分数,而是真真切切地走进孩子心里,做倾听者,也当讲述者,倾听他们对于学习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也分享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和妈妈相比,爸爸的不同特质也能给予孩子不同的影响,妈妈通常更加温柔、细腻,是家中的温暖港湾,而爸爸有着坚强、果敢的特质。常有人吐槽“爸爸带娃,活着就好”,但这种“粗犷”的带娃方式,也能让孩子在一次次摔倒后,在爸爸的一声声“没事的”“自己爬起来”中,养成情绪稳定、冷静理智的品质。
孩子的成长是一趟单行列车,家长会不该是“爸爸会”或“妈妈会”,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是不完整的。当每个孩子回忆自己的童年,希望那是一段温暖的、快乐的、为成长带来无限力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