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露
前几天看到《嘉兴日报·嘉善版》上《我县全面改造升级无障碍公厕》的新闻,打心底为我县全面改造升级无障碍公厕叫好。因为几个月前家里的高中生刚坐了一个多月的轮椅,所以想谈点切身感受。
刚开始,孩子就医或外出逛时,都是我们推着进入无障碍厕所,扶着坐下,后期她坐着轮椅直接进出,也很方便。说实话,人生第一次推着孩子进无障碍厕所时,我们主要是担心她站不稳没地方扶,洗手够不到水龙头。进去后,发现配套的安全扶手都很稳,坐下、站起都能借力,再次坐回轮椅去洗手,洗手台下有一定空间,刚好够轮椅进入,膝盖不会碰到,伸手就能洗。
细节是关爱,细节是尊重,细节是温暖。这次县里对无障碍公厕的全面改造升级,是对原有设施的一次检修,是对群众特别是对障碍群体权益保障的加强,是对理解、关心、尊重和帮助障碍群体的一次观念提升。
加宽无障碍坡道、坡道的单侧扶手变成双侧、添加色彩鲜明的无障碍塑胶铺面、加(改)装高度适中的洗手盆和镜子……这些一般人不曾留意的细节,在各自的角落温暖着大家,透露出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程度。
曾经我也和有些人一样,不觉得城市的无障碍设施有多重要,甚至会觉得改造提升是浪费钱。但事实打了我的脸,经历过才知道我的观念和想法错了。无障碍公厕需要普及、需要改造提升,这不仅仅是一项公共设施提升工程,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其使用人群不是只有残疾人、病人,还有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他们的陪同人员等,并不是一种小众化需求。
整洁、方便、人性化的如厕环境——这是符合群众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厕所。无障碍设计所创造的如厕环境,不仅能给障碍群体提供方便,更能给障碍群体和陪同人员带来舒心。厕所虽小,却是政府力争为市民考虑周全的体现,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