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乒乓“转动”大民生

这个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乒乓角”

  ■全媒体记者 郁丽芳 

  通讯员 张允信 夏冰蕾

  本报讯 “这下好了,咱们在家门口就能打乒乓球了,这事办得实在!”随着最后一块挡板安装完毕,由惠民街道阳光社区牵头,永丰花苑物业、业委会三方共建的乒乓球健身区正式投入使用。这组承载着居民期盼的健身设施,正是社区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写照。

  时间回到2024年底的志愿者年终茶话会。会上,居民李阿姨直言:“小区乒乓球爱好者不少,但苦于没有场地,每次都要跑到很远去打球。社区是否可以给我们规划建设一个乒乓球场地?”这个居民无心间说出的诉求,却被参会的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斌记在了心里。

  转机出现在2025年初,省里下发了关于推进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相关通知。得知这一消息后,张斌立即对接相关部门了解实情,并积极争取体育设施项目支持。项目获批后,阳光社区立即牵头召开由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会议,明确各方职责:社区负责统筹协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购3套专业室外乒乓球台。物业公司负责清理出小区中心广场的闲置区域,并将场地纳入日常保洁范围。业委会则通过业主大会征求意见,出资安装了两台高清监控摄像头,并制作安装乒乓球标识标语上墙。“现在每天早晚都有人来打球,场地使用率很高。”物业经理张勇说道。

  站在崭新的乒乓球台前,张斌感慨道:“这三张乒乓球台,承载的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的是基层治理的为民初心。”如今,这里不仅是健身场地,更成为居民交流的“会客厅”,孩子们放学后的“快乐角”。

  这场由“民声”到“民生”的暖心实践,正是阳光社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缩影。三张乒乓球台,不仅圆了居民的健身梦,更搭建起党群连心的“彩虹桥”,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精准普法+法治体检+长效护航~~~
小乒乓“转动”大民生~~~
~~~
让艺术之花在乡村绽放~~~
推动文明乡风建设迈向新高度~~~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人文
以农事服务为核心 “点亮”乡村发展
“典”亮法治营商路 法润企业促发展
这个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乒乓角”
共享夏日邻里温情
西塘“村k”舞台长出顶流苗子
一纸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乡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