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朱荣伟
九月第一天,坐在沙发上,伴着一杯清茶,最惬意的是读书,一卷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让心沉淀在文字之中。这本书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只是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汪曾祺先生用他那细腻、独特、从容、朴实的笔触,描绘一草一木,勾勒一虫一鸟,写回忆中的美味,也写乡土民俗、平凡小事,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人间草木皆可令人动容,一花一木一果,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书中的风景不禁让人心生向往。《芋头》《葡萄月令》《栀子花》每一篇文章中,都夹杂着植物的芳泽,每一篇小品文,都如露珠一般,滴在不同植物的叶子上,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在《芋头》这篇文章中,汪曾祺先生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到上海谋业的一段经历,描绘了他在困境中看到煤堆里长出一棵芋头的故事。“没有土壤,更没有肥料,仅仅靠了一点雨水,它,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子,在微风里高高兴兴地摇曳着。”粗笨丑陋的芋头,竟然能在煤堆中生了根发了芽,甚至冒出绿叶来,给人漫不经心中的惊喜。朴实朴素的语言,温情地描述一草一木。他写葡萄,“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这样细腻的笔触描写,描绘其形态与神韵,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这段文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个性,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栀子花的率真与可爱。一半来自语言,一半归功见识。在他平实通透的文字中,满溢着大自然的美好灵动和人间烟火的热气腾腾。一草一木,平中有奇,淡中有味,自有通透之趣,字句中承载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不仅草木有灵,昆虫也充满了趣味。《人间草木》文中他写蝈蝈,展现了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态度。“蝈蝈我们那里叫作‘叫蚰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字,叫作‘侉叫蚰子’。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声:‘呱!——’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我就挑顶辣的辣椒喂它。”这段描写将其生活习性、声音特点以及与人的互动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笼子里欢快鸣叫的小昆虫,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夏日的午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人间草木》不仅记了草木虫鸟,更写了人间。除了草木和昆虫,书中还描写了许多人物和故事。汪曾祺先生以平和的心态,讲述着普通人的生活琐事,却让人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他写西南联大的老师们,“金岳霖先生有一次讲《小说和哲学》。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这段文字让人感受到了金岳霖先生的幽默与睿智,也让人对西南联大的老师们充满了敬意。
他写跑警报,空袭、轰炸、死亡的威胁,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们不但没有恐惧,相反,挺悠闲,挺自在。他把避难的过程,叫作“跑警报”。“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因而,谐趣在这则故事中,显得更浓了,幽默感更强了。这段故事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智慧,落在文字当中也是添了些许趣味,让人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感受到了人们的乐观与豁达。
“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快乐与美好在他的文字中随处可见。“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间草木,生活有味,懂得生活,人间值得。或许我们应该适时地让自己慢下来些,静下心来,发现生活之美,感受世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