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子涵 文/摄
本报讯 作业自动批改、数字人“穿越”讲课、AI智习室随问随答……新学期以来,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将AI全面引入通识教育课程,构建多个智能教学新场景,为传统课堂带来全新改变。
“这个知识点我还有疑问,能再帮我出几道巩固题吗?”八年级学生程一诺在AI智习室内与智能系统互动。不到三秒,一套针对她薄弱知识点设计的变式题就已生成。“老师要照顾到许多学生,有时无暇分身,但AI智习室就在我们身边,非常方便。”程一诺告诉记者,系统出的题目都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的,能够帮助理清知识脉络,特别适合自主深度学习。
除了智习室,AI还在思政课上大显身手。通过数字人技术,历史人物“走进”课堂,以沉浸式叙事带来生动而深刻的价值观教育。“AI‘时空对话’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坚强意志,这样的课既生动又深刻。”学生王伊笑着说。
对数学老师姚雨来说,AI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工作效率提升。“以前手工统计两个班99名学生的错题,要花费大量时间。现在智慧批阅机不仅能自动批改作业,还能生成详细的学情报告。”姚雨表示,现在她可以直观看到每道题的错误率和正确率,还可以及时将AI生成的学情报告分享给家长,“沟通变得更精准、高效。”
“上学期我们成功申报了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试点单位、嘉兴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试点学校,这学期开始全面推进AI教学实践,希望既能实现精准教学,也能为教师合理减负。”学校初中部教务处副主任周艳告诉记者,AI系统不仅能帮助教师精准把脉学情,还能提供命题和训练建议,让老师结合教学经验进行综合决策。
从精准个性化的作业推送,到沉浸式思政课堂,再到智慧批阅与学情诊断——AI正在开辟一条贯通“教”与“学”的全新路径,为传统教育注入科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