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曹 力 郁丽芳
高宇伶 董 天
秋实满仓,沃野流金。走在惠民街道大泖村的田间,风吹来阵阵稻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格外清新。国庆节前夕,这里的100亩“国庆稻”迎来了丰收。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稻谷被收入“囊中”,几天后,这些经过低温烘干加工的稻米就将被冠上“湖墩大米”品牌,来到市民的餐桌。
大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富志刚介绍:“今年的品质和成熟度都跟往年差不多,虽然经历了高温天气,但是我们对种植技术进行了调整,整体产量比往年稍微高一点,预计亩产在450公斤左右。”据了解,今年全县晚稻种植面积20余万亩,将于11月中下旬开始大面积收割。
嘉善地处杭嘉湖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我县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为主线,抓好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已3年蝉联“神农鼎”,实现铜鼎换银鼎,连续6年获省市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全县大力发展粮食、果蔬、渔业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嘉善稻渔、淡水渔业两条超10亿元产业链,拥有“中国雪菜之乡”“中国甜瓜之乡”“中国番茄之乡”“浙江黄桃之乡”“浙江甲鱼之乡”等优势区,“杨庙雪菜”“姚庄黄桃”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已建成南部现代农业综合区、西塘——姚庄现代农业综合区、中西部现代农业园区、姚庄镇果蔬特色农业强镇等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2.59万亩,总产量14.42万吨;蔬菜总产量31.47万吨,瓜果总产量2.63万吨;渔业总产量3.66万吨。
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嘉善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事服务正迎来新的突破。
在位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嘉善铪科中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排排LED灯光照亮了翠绿的蔬菜。在这里,一棵生菜从播种到成熟仅需要35天,较常规种植可压缩60%的时间成本。从“一粒种”到“一盘菜”,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无需人工干预。先进的农艺技术、温室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全智能数字化控制,确保了每一株植物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每平方米土地产出因此实现成倍增长。铪科农业副总经理李汝荣介绍:“工厂蔬菜亩均产量达到50吨以上,相当于露天种植的80倍、设施大棚的10倍,主要采取订单销售方式,供应海底捞、盒马等中高端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5元左右。”
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在嘉善持续发生。今年8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现代农业中试基地在西塘镇鸦鹊村揭牌启用。这段时间,基地的组培接种室里,几名接种工正专注于“植物组织培养”阶段的种苗转接和扩繁工作。“这项技术就像给植物做‘试管婴儿’,从源头上保障了种苗的健康和强壮。”技术人员形象地向记者介绍,该技术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成苗率高,种苗质量高,可降低30%以上生产成本。
这个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中试、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技术优势,重点服务嘉善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区域现代农业升级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业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渠道就更广了。在干窑镇范东村的“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里,范东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梅其伟的“数字分身”正在直播间展示新米。这位24小时在线的AI主播可以实时互动,向观众介绍农产品产地、特色等情况。当真实的梅书记在巡查田块时,他的数字形象仍在直播间里与100公里外的宁波客商互动。
近年来,针对乡村振兴中村庄资源分散、农村人口流失、村集体发展不均衡等制约问题,我县立足县域镇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等实际,坚持共建共兴,突出发展特色,充分发挥重点村对周边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大缪家”“窑望丰赢”“桃源渔歌”“智汇鸦鹊”“杏福时光”5个重点村组团片区,统筹实施基础设施提升、道路改造、文旅项目开发和特色产业培育,带动41个村联动发展。目前,缪家村、范东村已成功入选全省重点村名单。
干窑镇范东村通过与周边4个乡村共建农事片区组团,成立了嘉善窑望丰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点上“致富”扩大到面上“共富”,带来了民生幸福的“乘数效应”。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08年的28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749万元,农事服务形成的经营性资产从2008年的2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4598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86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128个。
“现在咱们村的农产品市场更加广阔,村集体更富了,村里的文体设施一应俱全,乡村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日子更甜了!”范东村村民陈雪芳这样说。
今年,“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全新升级,在原来7个村的基础上新增了长生村、长丰村,实现了九村抱团,“大范东”组团片区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丰收”的含义,在今天已被极大地拓宽。这场深刻的变革,源于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当“田间”的设施基础,链上了“车间”的科技赋能,再搭上“直播间”的市场“快车”,我县已成功构建了一条从生产到消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农民从生产者转变为产业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三间”协同联动,深刻诠释了新时代“丰收”的广阔内涵——它不仅是田野的颗粒归仓,更是产业融合、科技驱动和价值提升带来的全面硕果,最终化作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