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软糯新米即将上市

丰收!大泖村“国庆稻”开镰收割

  观看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全媒体记者 郁丽芳 李  靖

  编者按:秋实满仓,沃野流金。又到一年丰收季,金秋的嘉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田野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绘成了一幅幅流动的江南好“丰”景。丰收不仅是物质的充盈,更是精神的传承。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本报推出《丰收季》系列报道,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田间地头,感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聆听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

  本报讯 9月22日上午,在惠民街道大泖村,3台收割机同时穿梭,迎来了100亩“国庆稻”——“松早香”丰收的喜悦时节。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稻谷被收入“囊中”,后续,经低温烘干加工后,“国庆稻”将抢在国庆节前夕上市,为市民带来节日的香甜。

  大泖村种植“国庆稻”已有多年历史,这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金名片。“松早香”品种是从上海引进的,每年9月中下旬就可以开镰收割,比传统秋季稻整整提前了一个多月。种植户们习惯将这些在国庆节前收割的水稻称之为“国庆稻”。在收割现场,收割机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来回穿梭,清香气息扑面而来。“这个品种口感好,很多人都会买回去给家里老人孩子吃,不管是煮饭还是烧粥,又香又糯。”惠民街道大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富志刚说道,考虑到去年销售供不应求,今年的种植面积从往年的60亩增加到了100亩。这段时间,很多老客户打电话前来咨询,问新的大米上市时间。

  富志刚介绍:“今年的品质和成熟度和往年差不多,虽然经历了高温天气,但是我们对种植技术进行了调整。整体的产量比往年的高温季节稍微高一点。”据了解,今年预计产量在450公斤/亩。等收割完成后,大泖村还将及时将秸秆离田,种植油菜。“收割后,及时进行播种,对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都非常有益”。富志刚这样说道。据了解,大泖村计划在“十一”假期之前完成油菜播种。

  多年来,大泖村也积极与其他农业主体多方联动,共同发展农文旅产业。收割当天,“三生融合 零碳绿谷”项目工作人员李锡清一行就受邀来到了收割现场了解情况,拍摄收割素材。之后,李锡清还将通过直播开展公益助农,推广大泖村的大麦茶、“国庆稻”等。让大泖村的大米“飘香”更远。与此同时,大泖村还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促共富。依托共富工坊、青年入乡等平台,联动村内5个家庭农场抱团发展,破解原有家庭农场“规模小散、订单分散、人才外流、劳力闲置”等发展壁垒,实现稻米加工产业链共富功能。目前,大泖村自有各类农机具70台(套),育秧加工面积82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累计达3500多万元,种植面积3600多亩,解决1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3000余元,打通农业富民增收道路,擦亮“湖墩大米”品牌,铺就家门口共享共富新“稻”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柳洲采风
嘉湖社区打造儿童成长“幸福生态圈”
丰收!大泖村“国庆稻”开镰收割
大云镇多轮检查筑牢防火防线
胡佳浩:青年入乡书写乡村共富新篇章
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注销公告
遗失声明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