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理能量补给站”为新学期助力赋能

  开学至今,有些孩子偶尔会念叨“还是暑假好……”或者对作业表现出比平时更强的抵触。

  别担心,新鲜感退潮,学业压力渐渐浮出水面,对自由假期的怀念和对新节奏的疲惫感交织——此刻,正是我们用温暖仪式感疗愈“假期后遗症”、为孩子的心理“充电续航”的最佳时机。

  即使暑假已“物理结束”,我们依然可以用心理仪式,温柔地为其画上情感句号,同时为新学期注入稳定感与期待。试试这三个特别适合的“心理能量补给站”:

  建能量瓶 蓄能启航

  找一个放松的周末午后,铺开一大张纸。请孩子画出(或写下)暑假里最闪亮的3~5个“小星星”,如:开心的、自豪的、温暖的瞬间。

  在每颗“星星”旁边,一起讨论并写下这个经历带给他的“能量宝石”,比如:海边玩耍学会了勇敢尝试新事物、独立完成手工培养了耐心、和爷爷下棋体会专注的快乐……

  准备一个透明瓶子作为“新学期能量瓶”。把写有“能量宝石”关键词,如勇敢、耐心、快乐的彩色小纸条叠好放进去。告诉孩子:“看,暑假的美好没有消失,它们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能量宝石!当你在新学期觉得有点累,甚至想退缩的时候,选一颗宝石,召唤暑假给你的力量!”

  开解忧会 舒压共话

  营造轻松氛围,一家人围坐。轮流分享:最开心或有成就感的一个小瞬间是什么?有没有哪个时刻,让你特别想念暑假的某件事或某种感觉?这周遇到的小挑战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一起解决它,为让它下次不那么烦人?

  父母也真诚分享自己工作上的适应与心情,如:妈妈这周也很忙,有时会想念假期慢悠悠的早晨呢。值得注意的是:倾听时多点头、少评判、不急于给建议,重点在于让孩子感受到听见和理解。

  最后可以来个温暖的拥抱或击掌:这一周,我们都辛苦了!一起加油!

  设双轨板 知行并进

  事先准备一块白板或者大卡纸,分成两栏:我的小目标岛和我的快乐加油站。

  我的小目标岛:和孩子一起设定2~3个非常具体、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比如:交到一个新朋友的名字、自己整理书包一周不落下东西、自己起床。用彩笔画出来或写出来。

  我的快乐加油站:列出几件开学后依然可以期待享受的小确幸,比如:周末全家骑车去公园、周五晚上一起看一部动画电影、尝试做一次新点心。

  把这块“期待板”贴在孩子房间或客厅显眼处。每天或者每周回顾时,为达成的目标和小确幸贴上小星星或打钩。

  相信这些仪式感的小活动,能让孩子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当然,家长是孩子最温暖的“适应期护航员”。

  接纳反复期:应不是直线上升的,允许孩子状态有波动。今天精神不错,明天又喊累,都是正常的。少说“你怎么又……”,多说“慢慢来,我看到你在努力调整”。

  节奏比速度重要:不必强求立刻回到完美学习状态。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比多刷几道题更重要。逐步微调作息和习惯。

  连接先于纠正:放学回家,先给15~20分钟闲聊时间,可以问问趣事、朋友、感受,建立情感连接后再谈作业或要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今天在学校不容易吧?”能极大缓解压力。

  关注微小进步:及时肯定孩子适应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小努力和小进步,如“今天闹钟一响你就坐起来了,真有进步”,强化积极行为。

  夏天并未走远,它沉淀为滋养心灵的沃土;新学期亦非战场,而是共同探索的航程。当我们用仪式感温柔地安放昨日的欢笑,用理解与支持陪伴孩子穿越当下的适应,便是为他们积蓄了面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勇气与力量。这个秋天,让我们携手,将夏日的馈赠,转化为照亮新程的星光。

  来源:嘉兴教育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小杜鹃
   第04版:理论·广告
简讯
市级劳动教育精品课程+7!
“心理能量补给站”为新学期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