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义务段学校7门劳动教育课程入选嘉兴市2025年义务教育劳动教育精品课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窑乡印记·拓古传今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干窑中学
开发者:李洁、钱晓蕾、吴碧蓉、高斌、张伟霞、王辉
《窑乡寻迹·拓古传今》是学校“窑文化”劳动教育课程中的“生产+”劳动课程,也是学校“窑润”课程体系中的一项跨学科特色校本课程,本课程以系统性地介绍、传承与活化珍贵的中国传统传拓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立意,内容聚焦于三大递进模块:首先从定义、历史及作用变迁切入,引领学生认知传拓;继而细致解析包括泥上纸、上墨、撕纸、修复等核心环节的传统与现代传拓技法,实现技艺传承;最终通过组织校园内外采风创作活动,激发学生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探索传拓的创新应用与新作品开发,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有用人才。
尚理剪韵数链未来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开发者:盛芳华、王怡文、吴菁莹、屠悦悦、夏雨欢、吴可菲
《尚理剪韵数链未来》课程依托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启明”课程体系,围绕“尚理至善乐学志远”的校训,以“五明”为目标,致力于以未来视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课程立足学校“人文奠基、科技领航”的办学特色,自2022年开设以来,作为“实践增效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融合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科技手段。学生不仅掌握刻纸劳动技艺、感悟剪纸文化内涵,还运用Procreate、豆包AI等数字工具辅助创作,在提升艺术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培育创新精神与劳动实践能力,实现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四季稼圃·时令芬芳
陶庄中学
开发者:朱敏霞、吴硕业、杨龙、潘茹琼、苏一侃、金菊荣
《四季稼圃·时令芬芳》劳动课程围绕“崇德立身,向上向善”的育人理念,依托校内“耘乐园”“陶实园”实践基地,以《菜畦笔记:耘乐园蔬菜种植》《果枝记:陶实园果树培育》校本教材为指引,设置两大核心模块,结合四时节气与智慧农业技术,拓宽学生劳动实践渠道,引领学生体悟农耕价值,同时培养劳动技能与科学探究能力。开展“耕种管收”系列劳动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规范参与劳动的习惯,让学生从劳动中感受自然之美,从收获中获取自信,从而实现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课程兼具实践性、层次性与融合性特色,根据七、八年级学生认知规律与技能梯度分层分模块教学。通过双师指导及沉浸式实践,引领学生理解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精神,从而实现五育融合与劳动教育的协同共生。
创想·劳动启蒙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开发者:何优优、周敏洁、王驭飞、谢善英、陈娓、计雅芳
《创想·劳动启蒙》校本课程立足于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活教育”办学理念,围绕“德育铸魂、劳动赋能”的育人目标,以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场景为核心载体,设置“初”入厨房、“烹”然心动、“绿”意盎然、焕然一“新”四大劳动篇章。该课程打破传统劳动教育“碎片化”“形式化”局限,树立学生“劳动即生活、劳动促成长”的劳动观,让学生从劳动中发现生活之美,从劳动中获取成长自信,从而实现“会劳动、汇技能、绘生活、慧成长”的育人价值。
草莓研究所
嘉善县范泾小学
开发者:沈佳、李冰玉、钱丝雨
《草莓研究所》校本课程根植于范泾“草莓之乡”的地域土壤,以“博文·正礼”为引领,依托“七彩”课程,围绕“一颗小草莓,一段成长路”的育人理念,以项目化学习为主线,通过“种植达人、美食达人、生活达人、公益达人”四大主题,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草莓从一粒种子到一份公益的完整生命历程,感悟“勤劳、刻苦、勇敢、奉献”的莓农精神。课程融合科学、数学、美术、语文等多学科知识,采用分层递进、校家社协同、表现性评价等策略,让儿童在动手、动脑、动情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爱劳动、会创造、有担当的新时代“善农”少年。
耕读·耕食——春之篇章
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硕士小学
开发人员:吴小红、金懿、陶羽欣、陆丽婉、杨秋红、王腾
《耕读·耕食》课程是学校“1+N”项目化劳动教育课程规划里“田园体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耕食——春之篇章》课程作为《耕读·耕食》系列课程的先行篇,结合学校劳动基地与“食育工坊”,以传统节气文化为独特抓手,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中“春”这部分六个节气背后的劳动智慧,引领学生投身农耕劳动实践,让他们在耕耘过程中浸润节气文化,学习实用的农耕技能,掌握传统美食制作技艺。课程以文化为翼、实践为基,有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共生,助力学生在耕读耕食里实现成长蜕变。
跟着节气去劳动
嘉善县杜鹃小学
开发者:边玉军、许芳华、朱滢
基于“立德树人、善育杜鹃”品牌和“善心、善行、善学、善美”的培养目标,研发了《跟着节气去劳动》校本课程。本课程构建以节气为劳动实践主题,融合全学科劳动要素,积极探索和实践跨学科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挖掘节气中的农事劳动、饮食劳动、习俗劳动、社会劳动、创意劳动,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布置劳动任务,开展综合性劳动实践学习,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小学生经历探究、制作、创造、设计等劳动后,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锻炼劳动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来源:嘉善教育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