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光
虽已是白露节气,但白天依然有点热,想吃冷饮,我想起了风乓(方言,即薜荔)。
小时候,老家西村口有棵参天大树——乌桕。乌桕苍翠遒劲,孤零零地矗立在牛滩旁。盛夏阳光灼灼,热浪滚滚,乌桕投下一片树荫。农耕大忙,耕牛累了热了,就把牛牵至牛滩。耕牛急吼吼地跑到牛滩边,低头“吱啧吱啧”饮水,饱饮一番后,冲下牛滩,将身体浸入河水中,旋即又轻盈地浮在水面上,鼻孔里时不时“呲呲”地喷起水来,还会昂起头来,“哞哞”地轻唤几声。
看牛囝不老老实实待在树荫下乘凉,却喜欢爬到树上玩。树梢上有个喜鹊窝,七枝八杈一大团。我一直想上去探个究竟,但实在太高了,觉得吓势势的(方言,指吓人),不看也罢。倒是树上缠满粗粗细细的藤蔓,上面长着许多俗称“风乓”的青果子,那就摘几个来玩吧。
好端端的风乓从没见有人吃过,玩的人倒是不少。乡下十一二岁的小囝正是玩的时候。摘两个风乓,用一条长的织底线拴住柄端,手捏住线中间,两边略有长短,一手将风乓旋转起来,另一手把风乓逆向抡动。两只风乓交叉飞旋,“呼呼”声里,织底线交织成放射状,风乓如流星般地飞转。当然,还能玩些别的名堂出来。将两只风乓放地上,拉直线,用脚尖猛地挑起,手接住了,风乓上下摆动,“呼呼”地转了起来。还不过瘾的话,就用力将风乓往空中抛去,风乓像两只放飞的小鸟在空中滴溜溜转,接着又悠悠荡荡落下。接住线,继续上下抡动,风乓又如风叶般地转了起来。这是乡下孩子玩的“流星锤”,可过瘾啦。
那天,我们玩得正来劲时,姆妈见了说:“风乓可做凉粉,用来玩,是糟蹋好东西了。要不你去摘些风乓来,今晚我们来做一回凉粉?”我接了“令旨”,飞快向村口跑去,很快采来了一兜风乓。
吃过晚饭,姆妈顾不上洗碗、洗衣,把风乓一一清洗,再将果肉及籽取出来捣碎了,放入平时过滤豆沙馅用的布袋里。备一敞口的青花瓷汤钵,盛上大半钵头凉白开,把装着风乓果肉的布袋放入,再使劲搓揉。随着姆妈那双粗糙的手在汤钵里来回搓动,淡绿的浆液不断地从布袋间渗出来。随着钵头里的清水变得越来越浑浊,姆妈额头上的汗珠也不断滚落下来。她生怕汗水掉进汤钵里,赶紧用手臂去挡。我伸手想帮姆妈搓一把,姆妈说:“不行!不行!你的手会弄脏凉粉的。”“怎么会呢?”姆妈说:“看你的手黑不溜秋的,在水里泡久了,手上的污垢泡酥了,全掉进凉粉里了。这样的凉粉连猪都不爱吃!”我赶紧抽手,就帮姆妈擦汗吧。姆妈笑道:“凉粉好吃,花点功夫也值。吃了凉粉会让你从嘴里头一直凉到脚板头。”哈哈!姆妈的话就像一股凉风吹进我的心房。
姆妈不断搓布袋,汤钵里的液体变得越来越浓稠。见成色差不多了,姆妈就停下手来。接着用干净的湿毛巾盖住汤钵,让我将汤钵吊进水井里。怎么不煮一下呢?看我疑惑的样子,姆妈信心满满地说:“不煮更能尝到风乓的清香,等着吧!”
将汤钵放进竹篮,吊下井去。那时候只有去镇上才能吃到冷饮,农村根本没影儿。想到吃凉粉,还哪有心思乘凉呢?我和妹妹时不时去水井边看一眼。姆妈洗刷完锅盆碗碟,搓洗完衣服,看我们猴巴巴的(方言,指心急),就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吃凉粉还早呢,要不我们来猜‘谜谜子’?头尖尖,脚钩钩,两个肚脐扭了扭,那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猜起来,这“谜谜子”算是容易的,很快有了谜底:剪刀。接着猜,都是些熟套的,难不住人。二哥不枉是中学生了,出了个字谜:角落头!他关照大家好好动点脑筋猜,猜不出,凉粉没得吃。妹妹一听,马上跑到墙角落头去找答案,可那里什么都没有,于是挠挠头皮,两手一摊。猜不出,就瞎七搭八乱猜:灰尘?空气?哈哈,把吃凉粉的事都丢脑后啦!我说:“肯定是瞎编的!”惹得二哥冷笑一声,说:“自己不动脑子,还赖别人!告诉你吧,‘角’字上面的‘头’落掉了,不正是‘角落头’吗?‘角’没了头是个什么字还用猜吗?”我一拍脑袋,脑筋怎么就不转弯呢?突然想到二哥说的“猜不出,凉粉没得吃”的话了,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便立马直奔水井,飞快地把篮子提上来。揭开毛巾一看,那混沌的液体不见了,汤钵里凉粉已成冻胶状,看起来滑如凝脂,十分诱人!
月光皎洁,夜色明朗。汤钵泛着白晃晃的釉光,青花在夜色中灿灿绽放。汤钵里的凉粉如碧玉般晶莹剔透,晃一晃汤钵,凉粉便鲜活地跳起舞来,看了格外令人心动。用调羹轻轻舀起,冻胶状的凉粉颤巍巍的。风乓凉粉盛到碗里,面上撒一些白糖。吃一口,口腔里清香袅袅,舌头上凉丝丝的,全是纯正的果香和美妙的甜蜜。
一碗清清爽爽、甜甜蜜蜜的风乓凉粉让我记了一辈子。可风乓究竟是何物?得弄弄清楚。经过一番查找才明白:风乓学名叫薜荔,统称凉粉子,为攀援或匍匐灌木,其果实呈梨形,有成人拳头大,其顶部截平,略具短钝头或为脐状凸起,基部收窄成一短柄,样子很像秤砣。风乓可当水果吃,口感清甜,可儿时不了解,想想真是可惜了。
小辰光,农村孩子没什么水果吃,只有自家种植的西瓜、桃子可食,苹果连个影儿都没见过。那时乡下孩子谁没摘过风乓,可硬是把好端端的水果错过了,真是可惜了。只恨自己没啥求知欲望,再是幼时获取知识的途径少之又少。如今了解到薜荔的相关知识,却很少见薜荔这种植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