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杭燕飞
9月13日上午,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示范区方厅水院召开。自2019年11月揭牌至今,示范区已进入第六个建设年,这片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长三角地区以不足全国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自提出并实施这一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和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重要平台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六年来,两轮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180个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一批高能级、高品质项目建成投用,以项目为载体,示范区人的日常生活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应用场景”。
项目建设的背后,离不开示范区“从实践到制度、从制度再到实践”的一体化制度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截至目前,聚焦重点领域,示范区已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7项制度创新经验面向全国发布推广,有力发挥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作为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坚持拼创新促融合、协同创新促一体、优生态促转化、惠民生促共享,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交出了高分答卷。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历史新起点,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示范区发展也将开启新征程。压茬推进国家和省级层面示范区改革授权工作,推进跨省域高新区建设,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加快建设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一厅三片”开发建设和功能导入,加快推进“轨道上的示范区”“水上示范区”建设……一个个“新目标”逐渐清晰,示范区新一轮发展“波涛汹涌”。
风起示范区,潮涌长三角。站在六周年的新起点,示范区正从“物理聚合”迈向“化学反应”的深水区。未来需进一步突破要素流动壁垒,在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开展全面产业升级,最终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微观实践场。这片热土上的每一次制度破壁,都在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生动的区域注脚。作为全国唯一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嘉善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实干的精神,勇立潮头,与青浦、吴江高效联动,协同奋斗,共同唱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