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唐芳园
通 讯 员 屠伟平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首批典型经验清单与成果复制推广案例集正式发布,我县创新研发的“航道跨区域渣土治理智慧监管模式”成功入选,标志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治理新路径,已成为破解交界区域监管难题的有效范式。
作为长三角两省一市交界的关键节点,嘉善县域内航道纵横、水系交错,每日船舶通行量居高不下。水路运输的高流动性、强隐蔽性,叠加传统监管手段覆盖范围有限、精准度不足等短板,导致了偷倒渣土违法行为“发现难、处置慢、协作不畅”的治理困境。
“偷倒渣土行为借助天然水系屏障,溯源追踪难度极大,往往等发现时,水域环境已遭破坏。”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跨区域、跨部门“碎片化”管理形成的监管缝隙,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嘉善一度沦为水上偷倒渣土的重灾区,水域生态安全与航道通航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打破困局,我县自2021年起启动“水网睿控”系统迭代开发,在36处省界航道、主干航道及重要水域交汇点精准布设智能感知设备,构建起全域覆盖、无死角的智慧监测网络,以数字智控、AI预警、跨域联动三大创新举措破解治理痛点。“水网睿控”系统整合激光扫测、超清视频监控、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设备,全方位、实时捕捉船舶动态与航道环境数据,首创“船舶指纹库”,已完成14.5万余艘船舶的三维信息建档,即便船舶刻意遮挡船名、关闭AIS信号,系统也能通过船体特征比对,自动精准识别船舶身份,从源头切断违法船舶“隐身”路径。依托AI边缘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性建立渣土运泥船、工程船等特殊船舶的专属识别模型,自动快速预警疑似违法船舶,并启动动态追踪功能,大幅提升违法线索识别效率与处置精准度。整合交通、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推行跨部门实体化运作机制,建立“智能预警触发—精准派单流转—责任到人处置”联动模式;与青浦、吴江实现监管数据实时共享、执法行动同步联动、违法案件协同查办,彻底打通跨区域监管“堵点”,形成治理合力。
“水网睿控”系统的落地应用,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治理成效。截至目前,系统累计监测船舶253.89万艘次,查获涉嫌违法运输建筑垃圾案件49起;识别预警疑似渣土运输船舶8787艘次,避免45.6万立方米渣土非法倾倒水域,直接减少航道疏浚费用约5472万元;辖区水上接处警数、水上交通事故数较前两年均下降50%以上,未发生一般等级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水上渣土违法偷倒行为基本“清零”。
嘉善的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本地跨区域水上监管难题,更为示范区及省内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方案。目前,“水网睿控”系统已在嘉兴全市推广应用;青吴嘉三地进一步签署水上交通执法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加速构建示范区水上智慧监管“一张网”。
在此基础上,我县正将水上治理经验向陆路延伸,启动开发“路网睿控”系统,旨在全方位打击跨区域渣土偷倒行为。从水上到陆上,从局部突破到全省推广,嘉善县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持续推动交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为长三角跨区域监管协同贡献更多“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