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均业务量翻十倍

嘉兴“9610”模式破解跨境电商出海难题

  ■全媒体记者 高宇伶

  本报讯 在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的“9610”监管场站内,一条配备了顶置式自动条码扫描设备的X光机查验流水线正在快速运转。一个个包裹经由传送带通过扫描设备,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海关关员通过屏幕即可完成查验。这套智能化系统让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实现了验放“零延时”、通关“不打烊”。

  回溯到2023年,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嘉兴综试区”)创新建设“961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场站,规划2000平方米专用场地,配备高精度查验设备。经杭州海关验收通过后,这个专门针对跨境电商个性化、碎片化出口商品特征的监管场站正式投入使用。

  嘉兴综试区通过应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建立了“数据前置、到场即验、即验即放”工作机制。全流程、自动化、安全高效的跨境电商查验功能在此实现,为后续业务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监管场站还集成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预约通关数据管理系统,搭建一站式信息管理平台。企业、海关、嘉兴综保区B区三方可实时获取通关动态及异常预警,提升平均申报时效30%以上。

  同年,嘉兴综试区成功发往上海浦东机场首单测试货物,完成嘉兴首票跨关区跨境电商B2C货物出口。这标志着嘉兴正式打通了与浦东国际机场的出口转关通道,跨境电商出口通路得以大幅拓宽。更值得关注的是,嘉兴创新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科学调度货物出入场站时间,压缩作业时间三分之一。这种“全天候”通关服务,确保了跨境电商出口的顺畅高效。

  数据显示,嘉兴“9610”跨关区转关业务已从2023年运营磨合期时的每周2~3单,攀升至如今每日3~8单。2024年以来,现场转关已完成转关单数2627单,申报清单744.11万单,转关业务出口额达2.07亿美元。

  得益“9610”跨关区转关业务贡献以及跨境电商新业态蓬勃发展,2024年业务属地嘉善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811.71亿元,同比增长24.79%,其中出口528.9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国份额占比增幅列浙江省第七,嘉兴市第一。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出口达52.65亿元,同比增长52.3%,跨境电商已成为嘉兴综试区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悉,嘉兴综试区委托央企中国物流下属子公司杭州佳成国际负责“9610”场站运营管理,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这种市场化运营模式提升了场站自身造血能力,构建起“生产+物流+销售”全链条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该模式案例已成功入选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案例,为全国跨关区协同及综保区推广试行提供了实践范本。

  “9610”模式的优势不仅在于通关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其整体物流成本的降低。借助这种模式,货物实现“本地查一次、跨域直登机”,简化了机场排队申报、查验等待等流程,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3小时,降低物流成本30%左右。

  随着更多转关出口新路径的开拓,嘉兴综试区正从长三角城市群中脱颖而出。其创新的“9610”模式不仅为本地跨境电商企业打通了出海“快速通道”,更为全国跨关区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未来,嘉兴综试区将会同业务属地持续聚焦“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推动跨境电商“9610”转关业务安全、有序开展,加快打造“小县大开放”县域典范,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做出“双示范”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小杜鹃
   第04版:悦读
“香樟树”公约执约队书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嘉兴“9610”模式破解跨境电商出海难题
普惠托育模式助力解决居民“带娃难”
甜蜜时刻!金婚照片送上门
嘉善退休记者赴太平洋战争遗址追寻二战记忆
关于查找某婴儿(儿童)生父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