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建和谐邻里情

“香樟树”公约执约队书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 洪  瑾

  通讯员 郁颂琴

  本报讯 在魏塘街道解放社区,“香樟树”公约执约队如同香樟树般深深扎根,见证着一个老社区从矛盾频发到和谐共治的蜕变。这支成立于2022年7月的队伍,用1100多天的坚守与创新,完成了从“执约人”到“自家人”的角色转变,以柔性执约为抓手,绘就社区治理新篇章。

  解放社区作为我县最早的商品房社区,住户多为本地老居民,他们中不少人习惯将楼道视为“私人仓库”、绿化带变成“自留菜地”。执约队成立初期,劝导行动常遭遇抵触。“凭什么把我的菜拔掉!”面对刘大爷的愤怒质问,执约队队员们以“小区公约是大家共同制定,需共同守护”为依据耐心沟通,一次次上门解释环境整治的必要性。渐渐地,锄头砸地的声响少了,菜地回归绿化,楼道杂物被清理,居民们的抵触心理在情理交融中悄然消融。

  “起初以为他们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真把菜地变成了花园。”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转变的契机。公约执约队坚持每周两次巡查,用行动证明“执约不是走过场”,环境改善的“无声动员”让居民们意识到,整洁家园需要共同参与。

  近日,执约队接到斜家桥小区居民投诉:4幢某单元住户为防宠物猫窜出,在公共通道私搭铁丝围网,影响通行。执约队迅速响应,现场核查后,并未简单责令拆除,而是向住户宣讲“社区微公约”,指出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存在消防隐患,同时主动提供解决方案——推荐安装宠物专用隐形纱门。在情与理兼顾的劝导下,住户认识到问题所在,当场承诺整改并拆除违建。后续回访中,楼道秩序恢复如初。这一案例正是“及时发现——柔性劝导——跟踪落实”工作闭环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前不久执约队扩充人员,王阿姨等4名居民主动报名,“现在谁不想把小区维护得更好呢?”新队员的加入,架起了居民与执约队之间的信任桥梁。

  如今,执约队的蓝马甲已融入社区生活的底色。遛弯时顺手扶正绿植,“执约”时主动反映堆物问题,调解漏水纠纷时化身“编外家人”。居民与执约队的默契协作,让矛盾化解于萌芽。翻开公约执约队队长裘国庆的巡查记录本,密密麻麻的纸页记录着社区蜕变轨迹:消失的杂物堆、焕新的绿化带、因调解而重归于好的邻里。这些墨迹如香樟树的年轮,无声讲述着老社区在治理过程中重焕生机的故事。

  从冲突到共治,“香樟树”公约执约队以柔性执约为纽带,将“管理”转化为“服务”,让“公约”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如今,解放社区的楼道更洁净、邻里更和谐、治理更有温度,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为城市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小杜鹃
   第04版:悦读
“香樟树”公约执约队书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嘉兴“9610”模式破解跨境电商出海难题
普惠托育模式助力解决居民“带娃难”
甜蜜时刻!金婚照片送上门
嘉善退休记者赴太平洋战争遗址追寻二战记忆
关于查找某婴儿(儿童)生父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