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子涵 熊 冰
本报讯 1937年的硝烟在AI生成的画面中“炸”开,一段跨越80多年的时空对话,瞬间击中了屏幕前无数年轻人的心。近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腾讯集团与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影像实验室联合出品的主题微短剧《归来方知山河重》正式上线,成为用创新表达赋能思想文化建设的又一精彩样本。
“微短剧制作快,年轻人喜欢,契合我们以大学生视角重温历史的主题定调。”未来影像实验室主任范志忠告诉记者,微短剧这一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面向青年的精准传达。
如果说穿越叙事是吸引年轻人入戏的“钩子”,那么片中大量应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则是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的关键。
“钱塘江大桥被炸这一历史事件,几乎是每个杭州人都能娓娓道来的故事。”未来影像实验室副主任林玮所说的,正是剧中震撼无数观众的场景——为了防止日军南进,茅以升先生被迫炸毁自己亲手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历史无法重来,AIGC技术却能让过去重现。“我们负责所有的虚拟场景制作。”林玮透露,团队成功解决了AI影像生成常出现的“不连贯”“情绪难驾驭”等行业难题,实现了实拍与AI生成画面的无缝融合,“观众不会觉得人和场景有剥离感,技术上已经做得很好了。”
从策划到播出仅两个多月时间,真正拍摄制作时间不足一个月。在这部长达9集、每集8~9分钟的“浙产”微短剧里,AIGC生成内容长达5~6分钟,技术应用的密度和完成度都堪称国内前沿。“这只是我们一次轻量级的尝试。”林玮表示。
接下去,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影像实验室将继续深化在AIGC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并已谋划布局院线电影、长篇电视剧等更多形态的文艺作品,致力于用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