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郁丽芳
通讯员 徐倩颖
本报讯 这段时间,在县总工会指导下,县工人文化宫、惠民街道总工会联合推出的“善工”课堂公益课程在嘉兴和新精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新精冲”)顺利落下帷幕。这也是惠民街道总工会首次推出的系统化送课服务,“托”起企业公益课程。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稚嫩而响亮的童声,从和新精冲公益课程上欢快传出。授课老师还模仿起动画片《熊出没》里熊大的声音,惟妙惟肖,引得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热闹的一幕,正是“善工”课堂的一个缩影。
和谐的劳动关系,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职工,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稳定。作为一家拥有600多名员工的企业,和新精冲为解决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已连续五年自发推出公益课程。据悉,今年暑期,和新精冲公益课程又接收了30多名企业职工子女,年龄段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为其提供作业辅导、课外游戏等服务,在寓教于乐中“浇灌”孩子健康成长,也为企业职工解决了带娃难问题,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和谐且温暖的企业氛围。
“这两年,我们在运营公益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课程单一、艺术类课程匮乏的难题,难以满足职工子女多样化的兴趣需求。”和新精冲工会副主席陈党平表示,他专门向惠民街道总工会寻求艺术类课程支持。在得知企业诉求后,惠民街道总工会当即向县总工会寻求支持。最终,在县、街道两级工会部门的努力下,企业成功申请到了“口才表演”与“美术”两门公益课程,并于今年8月初正式开课,一直持续到8月底。县工人文化宫还特邀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从趣味口才训练到创意美术创作,全方位陪伴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奇妙,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畅享快乐又充实的夏日时光,真正在公益课程中获益。
口才课上,授课老师宛如一位充满魔力的“孩子王”,以各种妙趣横生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开口表达。原本羞涩腼腆的孩子,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变得大胆自信。美术课上,则是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老师鼓励孩子们拿起画笔,自由挥洒心中的奇思妙想。她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指导,不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每一幅作品都闪耀着独特的魅力。“孩子每天都盼着来上课,回家还会主动和我们分享课堂上的趣事。”企业员工梁海龙满脸欣慰地说道。
此次“善工”课堂公益课程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也温暖了职工家庭。据了解,除和新精冲外,在县总工会指导下,县工人文化宫、惠民街道总工会还联合在辖区内其他多家企业,成功开展了另外8门“定制”公益课程,每节课稳定吸引20名职工参与,累计参与人次突破1000人次。
未来,惠民街道总工会还将继续发力,为有需求的企业送上公益课程,进一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点亮”职工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