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董 天
刘 丽(见习)
本报讯 近日,来自上海东方老年文化交流中心的百余名演员带着乐器、演出服和满腔热情,来到西塘镇,与当地村民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城乡的文化对话。
当天上午,红菱村农产品推介会率先拉开帷幕。上海阿姨爷叔们围着摊位,一边挑选新摘的菱角、走地鸡,一边用沪语夹杂着生硬的嘉善话唠家常。“这个菱角甜不甜?”“自家养的鸭带两只回上海!”欢声笑语中,两地中老年人的距离悄然拉近。
不远处,几位上海阿姨正以田间地头为背景拍照。“阿姨头稍微往左边转一点,对,这样效果最好!”摄影师一边指导姿势,一边向村民介绍红菱村。
午后,鸦鹊村文化礼堂人头攒动。演出在广富林四季花艺术团《假如你要认识我》的合唱中启幕。歌声响起时,台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林旭琴轻轻地打着拍子,这首歌让她想起年轻时的岁月。
当上海雪域情锅庄舞蹈队跳起《唱支山歌给党听》时,藏式长袖在舞台上翻飞。65岁的领舞陈阿姨后来告诉记者:“我们特意选了这首曲子,既要跳出藏族舞蹈的豪迈,又要表达对党的深情。”沪剧《手拿一朵红玫瑰》的唱腔婉转悠扬时,台下上海来的观众忍不住跟着哼唱;扬州小调《乖乖隆地洞》欢快响起时,当地村民笑着鼓掌打节拍。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拉着当地戏曲爱好者在后台交流唱腔;文化礼堂外,木槿花舞蹈队的成员正和当地的广场舞队约定:“下次教你们跳这个水袖动作!”
此次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更通过文化走亲的形式,深化了长三角地区群众文化交流,展现了文化惠民工程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