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吕 超
通讯员 吴苗婷
本报讯 8月30日晚,大云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心绘文明”主题暑期活动,在星光与灯火的映照下温暖启幕。全镇60多对家庭齐聚一堂,在孩子与家长的共同参与中,文明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了一场可触摸、可感受、可玩耍、可学习的真实体验。
活动在一场梦幻的“气球雨”中拉开序幕。无人机缓缓升空,携带着1万个粉色气球,在天空中翩然散落,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童话雨,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孩子们仰着头、跳着、笑着,纷纷伸出小手迎接这份夜晚的惊喜。
现场,嬉水专区和非遗手作体验区同步开放。在志愿者精心布置的安全水域,孩子们尽情释放天性,在“排队取水”“互换水枪”等小任务中,悄然学会了礼让与协作。另一边,非遗漆扇制作区也围满了兴致勃勃的孩子。他们在老师指导下,一笔一画、一浸一染,于方寸扇面间触摸传统文化的脉络。
“我妈妈总是认真分类垃圾。”“我爸爸看到老人过马路都会去扶。”在“童心话文明”分享环节,孩子们争相举手,用稚嫩却真诚的语言讲述身边文明小事。没有教条、没有约束,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达,让“文明”两个字变得鲜活而亲切。
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声响起,“文明接力棒”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围坐一圈,传递的不仅是一根接力棒,更是一份文明与责任。鼓声戛然而止时,接到棒的孩子大声回答“在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看到有人摔倒要喊大人帮忙……”每一个答案,都是一次文明的萌芽。
夜幕渐深,活动进入最温馨的环节——“星光下的欢歌”。篝火燃起,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围成圆圈齐声歌唱、尽情舞蹈。星光点点,笑脸盈盈,文明的种子也在默契与陪伴中悄悄生根发芽。
“平时讲道理孩子听不进去,但今天他在游戏里学会了合作和分享,还悄悄跟我说以后要多帮助别人。”家长吕春琴感慨地说。学生李萌也兴奋地表示:“这样的户外课堂太好玩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据悉,本次活动是大云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明不应只是成人话题。我们希望通过好玩、好学、可创造的方式,让文明成为孩子们愿意亲近、乐于践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未来,大云镇还将持续以“童心”为纽带,依托“春泥计划”“我的节日”等载体,开展防溺水、法治宣传、传统文化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乡风文明的小小传承者与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