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产联动 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本报评论员

  昨天下午,嘉善县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发展推进大会召开。这是我县继今年8月召开全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人才大会之后,再次将目标对准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上海大学(浙江)高端基础件材料研究院、祥符实验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嘉善研究院等投入运行;中小型体育馆网架钢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智慧民房运维监测系统、智能运维数字孪生系统、细胞培养黄鱼肉等相继发布……在我县,科创载体众多,创新成果丰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部署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任务,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相辅相成。把握好这一组辩证关系,有利于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现实载体。一方面,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催生着更多创新需求,引导着科技创新的方向。坚持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应用到产业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把科技创新的“关键矢量”转化为产业创新的“最大增量”。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创新可以创造更多财富,为科技创新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形成互促互进的良好格局。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就要破解研究和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在创新链和产业链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既做到科技创新的“从0到1”,又做到科技成果转化的“从1到100再到N”,持续以科技创新集聚新动能,以成果转化释放新动力。

  要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协同创新,通过任务牵引发挥各自优势,有效解决研发与生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错配问题,加快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采取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的联合攻关模式,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通过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和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创新资源有效衔接、优化组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要推动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协同高效创新。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集成创新平台优势,整合产业链创新链经营主体与创新资源,推动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带动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升级,形成推动大中小微科技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打造更多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通道。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打破人才流动壁垒,推动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高效有序流动;建立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成长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悦读
报头
携手开创县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未来
我县新增4家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科创成果竞相涌现 成果转化加速落地
2024年“遇见美丽嘉善”“百姓名嘴”宣讲集中展示活动举行
创新科技 直面未来
干窑七星大桥新桥动工
科产联动 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