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赛事和评价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多元特色协同发展
以点带面,推动体育课程建设多元化的发展,有效促进县域学校多元特色发展,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引领,进一步构建县域人才培养体系,使特色体育健身项目更好地惠及每一个学生。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是县域内唯一一所全国篮球、足球双特色普高学校,以“和雅共生,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为办学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实施以篮球、足球学习为突破口的体教融合特色项目教学,走出一条具有该校办学特色的发展之路。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和身体状况,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器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跑操、田径、球类项目外,还增设了啦啦操、体育舞蹈等新兴运动项目,旨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此外,学校还成立各类运动队,各类体育社团,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竞赛活动,“亚尚杯”篮球联赛、足球争霸赛和各种趣味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近年来,学校在各级篮球、足球、县“三好杯”、啦啦操等多个比赛项目中取得佳绩。
嘉善县姚庄中心学校立足九年一贯制校情,合理安排师资,做好各运动队梯队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手抓学生训练,一手抓文化学习。正确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训练时间和学习时间由学校顶层设计,教务处协调安排。
学校加强“以体育人,以体育德”,以“1+X”模式推动项目发展。“1”是作为全国篮球项目特色学校,学校《“篮”放活力 “球”耀锦绣》在嘉兴市中小学“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评比中获二等奖,篮球特色持续高位走势。在2024年嘉善县初中生篮球比赛中,学校初中男篮以绝对优势夺冠并成功卫冕,学校创历史实现三连冠,女篮也收获亚军。“X”是各类体育项目全面开花,在2024年县啦啦操比赛中,该校获得了两个单项一等奖和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2024年县跆拳道比赛中,斩获小学组团体第一;2024年县初中生女子足球赛获得冠军。学生们的成绩,见证了近年来姚庄中心学校多样社团培育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成效。
推进课程评价优化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县域学校体教融合课程,完善多元有效评价,为学生们带来更丰富的体育学习体验和更精准的评价。
嘉善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让每个儿童的生命自然灵动地生长”为育人目标,将体育课程部分特色项目进行“621”校本路径实践,即小学6年每一年学通一项体育项目,小学毕业学会2种泳姿,学精1项体育特长项目。
学校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每一堂体育课都充满了趣味与挑战,激发学生们对运动的热爱。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学生们手持彩绳,在晨光中舞动,让快乐与活力在校园里绽放。下午则是室内大课间活动,室内操的激昂,更是彰显了学生们的活力与朝气,在音乐的陪伴下,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尽情释放着活力。
学校推进“展示性”评价。每年开展多样体育比赛,给学生搭建运动展示的平台,如“校长杯”足球联赛、篮球赛、全员运动会、冬季跳长短绳、游泳达标赛、击剑对抗赛等,让学生乐在其中。从课堂教学、特色社团、训练比赛三层面的落实,以达成普及、兴趣、特长的阶梯式培养目标。
打造体教育人平台
充分发挥体教融合校内指挥棒效应,进一步完善学校体教融合建设体系,为青少年打造发挥运动潜能、展现运动能力的平台,推进体教深度融合。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干窑小学始终坚持“窑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校园精神,把加强体教融合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多个体育社团,如窑韵武术、绿茵足球、极速田径、快乐篮球等,积极发挥体育项目的育人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通学校与家庭间的绿色通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堂活动表现,科学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精准提供运动方案。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发挥体育文化内涵,培育校园体育精神,践行“健康第一”理念,推进体教融合,实现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夯实健康之基,走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全媒体记者 陆 丹 通讯员 盛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