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善一中·嘉善中学及其前身圣类思小学

  学校校徽、纪念章(12种)

  嘉善县私立圣类思小学横港分校址(摄于2024年1月12日)

  浙江省嘉兴第二中学毕业证书(1959年7月)

  嘉善县私立类思初级中学教师聘书(1948年7月)

  嘉善县私立圣类思小学毕业证书(1949年6月)

  嘉善县私立建设初级中学升学校考证明书(1952年7月)

  浙江省嘉善第三初级中学体育大会奖状(1955年4月)

  ■戴  丽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中学·浙江省嘉善中学始创于1919年,期间经历了“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完全中学”和“初高中分设”四个时期。

  民国八年(1919),天主教司铎在嘉善县魏塘镇花园弄天主教堂内创办“嘉善县私立圣类思小学”(以下简称“圣类思小学”),这是嘉善历史上的第一所教会学校。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因日军入侵一度停办。民国二十七年(1938)秋,教会外籍教士依仗教会特权,不顾日伪干涉,恢复学校教学工作,当时有学生234人、教职员7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于凤桐乡秀才浜天主堂、大云乡曹家浜设置两所分校,当时前者有学生45人、教员1人,后者有学生60人、教员1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在善西乡设横港分校1所,当时有学生32人、教员1人。圣类思小学横港分校(天主教横港分堂)的建筑尚存,位于现在的罗星街道鑫锋村横港自然村村港南岸。

  民国三十二年(1943)9月,圣类思小学附设初中班,校名为“嘉善县私立圣类思中小学”,由主持天主教堂的匈牙利神甫金鼎兼理校务。民国三十三年(1944),中学独立建制,校名为“嘉善县私立圣类思初级中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30日,嘉善私立圣类思中小学董事会改组成立,嘉善籍留法博士、文史大家张天方等地方贤达出任董事。民国三十六年(1947)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立案,改校名为“嘉善县私立类思初级中学”,金鼎兼任校董事长。1949年7月19日,嘉善县私立类思初级中学第二届董事会成立,张天方任校董事长。

  1951年,全国取缔教会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1月定名为“嘉善县私立建设初级中学”,附设小学圣类思小学单独成立“嘉善县私立新生完全小学”,成立了校董会,仍由社会公众来管理学校。同年12月,转为公办,更名为“嘉善县建设初级中学”,并把校址从花园弄天主教堂迁到中山路85号(原大礼堂)。1953年1月,又改称“浙江省嘉善第三初级中学”。

  1956年8月,增设高中班,开嘉善高中教育之先河,是嘉善历史上第一所完全中学,改名为“浙江省嘉善中学”(简称为“嘉善中学”),扩大了学校范围,扩充了校舍设备,初、高中同时发展,成为嘉善最高学府之一。

  1958年11月,由于嘉兴、嘉善两县合并,学校改名为“浙江省嘉兴第二中学”。1961年4月,嘉兴、嘉善两县分治,8月,恢复“浙江省嘉善中学”校名。1971年12月,改名为“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中学”(简称为“嘉善一中”)。

  2003年,为适应高中教育的发展,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嘉善一中的初、高中分离,高中部恢复了1956年启用的“浙江省嘉善中学”校名,并于2004年9月迁入位于人民大道1919号、占地面积183亩的新校区(今罗星街道辖区内)。初中部则留在原址魏塘镇(今魏塘街道)中山路85号(东校门在亭桥南路150号),保留“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中学”校名。现嘉善一中校园所在地是清初著名学者、养生学家曹庭栋所构“东园”(位于曹宅之东)故址。清乾隆九年(1744),曹庭栋在“东园”中垒土成山,恰逢慈母七十大寿,为娱母心,名之曰“慈山”。曹庭栋在此著书立说三十载,完成《产鹤亭诗》《琴学内外篇》《昏礼通考》《孝经通释》《易准》《永宇溪庄识略》《老老恒言》等著作。再往前追溯,这里是明万历年间状元、崇祯年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升的“息园”故址。嘉善一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如今,“东园”的慈山、池塘已融入校园美景。(本文图片均由戴丽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人文
南门往事
嘉善一中·嘉善中学及其前身圣类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