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说嘉善75年——向善而变

  ■全媒体记者综合

  75载栉风沐雨,75载砥砺前行。一串串数字是嘉善人民在前行路上留下的光辉足迹,是嘉善人民接续奋斗,在社会发展中取得的一份份傲人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生命脉络。75年来,嘉善中心城区建成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4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57.18平方公里。14倍的空间体量,延续着吴根越角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江南水乡的文化风貌,承载着嘉善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致富,先修路。全县境内公路里程从1978年的28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875.81公里。2023年,嘉善高速里程数62.151公里。

  从无到有,由线到网,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带来百姓出行方式的迭代。1998年12月沪杭高速通车、2007年12月嘉善最后一处渡口——嘉善三店渡撤渡建桥、2010年10月沪杭高铁通车,嘉善告别“千村千渡”,实现村村通公交,从坐船变成坐车、坐高铁。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不断扩张和道路的四通八达显示着嘉善人口在不断提升,嘉善户籍人口从1949年的19.95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42.5万人;常住人口从1982年的34.79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66.4万人。

  一个个突破藏在其中,嘉善第一高楼——长三角(嘉善)金融创新中心主体建筑高度近200米完工在即;重点楼宇中,税收超千万元的商务楼宇有12幢,其中亿元商务楼宇5幢……

  经济发展方式的蜕变

  经济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嘉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活力不断喷发。从1978年到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40亿元上升到908.11亿元。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从1978年的411元上升到2023年的214335元。

  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让嘉善财政收入不断攀升。1949年嘉善财政总收入仅240万元,1978年达到1744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46.7亿元,是1949年的6112倍。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30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由1992年的5.60亿元猛增到2023年的479.59亿元。

  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嘉善逐步形成了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绿色家居、时尚纺织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的“3+3”主导产业体系,其中,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规模已突破千亿。

  到2023年,嘉善产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56.9:40.5,其中工业占了52.8%,工业经济地位显著提高,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比重超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后劲。

  民生支出始终处于高位

  民生支出直接影响着群众百姓的幸福感。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嘉善“家底”越来越殷实,财政促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09年的18.1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00.08亿元。嘉善坚持把政府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长期保持在80%左右,让县域的“经济指标”更多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1949年的第一个学期,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专任教师共574名,仅有两所初级中学和十几所完全小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截至2023年底,嘉善共有专任教师5800余人,是1949年的十倍多。2023年,全县在校学生约8.6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约2.3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40倍;小学在校学生数约4万人,是1949年的4倍。

  医疗和教育并驾齐驱。2023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达230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7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

  全县医生数从2010年的751人增加到2023年的2440人,卫生技术人员从2010年的2067人增加到2023年的6360人,床位数从2010年的1297张增加到2023年的3482张。2023年,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51.51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嘉善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从2013年的1873平方米增加到了2023年的5800平方米。

  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善城乡协同并进,美美与共,扎实迈向共同富裕。

  嘉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2016年的1.695:1缩小至2023年1.53∶1,全县城镇化率从2013年的51.7%增至2023年的74.5%。

  城乡协同并进,美美与共的基础是乡村振兴。全县村均经常性收入从2015年的155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480万元。数据显示,嘉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7098元增至2023年的769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4745元增至2023年的50183元。

  可支配收入提升,依赖的是就业渠道被不断打通。全县城镇单位提供就业岗位由2003的1.37万个增加到2023年的3.48万个。群众生活节节攀升,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1978年,嘉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37万元,到202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289.61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柳洲采风
报头
县领导探望慰问百岁老人
深耕每寸土地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嘉善光电子器件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健康生活 理想血压
智慧绿洲创新中心22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数说嘉善75年——向善而变
善虹苑二期项目荣获两个市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