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县建筑项目获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建筑领域“绿”意盎然“新”潮涌动

  ■全媒体记者 马叶芬

  本报讯 近日,省建设厅公布了2025年度二星级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标识项目(第一批)名单,嘉善县城建档案馆库房改扩建项目榜上有名,作为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以来,全市首个竣工后取得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为全市绿色建造蓝图开启新篇章。

  648块395Wp高效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向阳静卧,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节能环保的浅层地热能,夏季可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冬季则把地热能中的热量“取”出来,向室内供给热量,实现冬暖夏凉的同时具有显著的节能、减霾、降耗作用……走进嘉善县城建档案馆库房改扩建项目现场,每一处空间都藏着“绿色”奥秘。根据建筑全生命周期碳配方分析计算可知,该建筑按照50年计算周期碳排放量为12420.50吨,建筑运行阶段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后,全生命周期内可实现碳减排量6943.95吨,减排效果显著。

  绿色建筑绝非简单地给建筑外观披上一层“绿色”外衣,而是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它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从最初的选址、设计,到施工、运营,再到最后的拆除和回收,都贯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水清岸绿、鱼翔鸟栖。身处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祥符荡,绿不仅体现在风景上,更已融入城市建设中。走进浙大二院嘉兴医院项目建设现场,主体结构正在紧锣密鼓搭建中,钢筋水泥交织出未来医院的坚实骨架。

  过去,高楼大厦由一砖一瓦砌成,如今,浙大二院嘉兴医院项目现场,一块块静卧的预制板让造房子如同搭积木,与传统建筑常用的砖瓦和现浇混凝土相比,不仅更环保,还能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提高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盘扣式支膜架作为绿色建筑的好帮手,不仅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还能反复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优势明显;双碳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的能源消耗、生产工艺、物流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准确测算运输和建造阶段碳排放量……按照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项目正打造二星级绿色建筑。

  “从打桩开挖到主体建设,我们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在主体建设中采用预制板等材料,进行绿色、高效、环保的装配式装修。”浙大二院嘉兴医院项目总指挥冯祥军介绍。

  建筑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建筑领域作为减碳重点,编制《嘉善县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确定绿色建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以智能建造为建设方式,以数字化推动全面转型,以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一批以示范区(嘉善)企业交流服务基地为代表的三星级绿色低碳建筑,以方厅水院为代表的近零碳建筑,建成了以竹小汇为代表的零碳、无废、生长型聚落,长三角(嘉善)金融创新中心入选嘉兴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我县联合青浦、吴江出台的《示范区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入选浙江省碳达峰制度类优秀案例,2024年超额完成建筑“双碳”一类考核任务,2025年荣获浙江省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奖补资金196万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奖补金额列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目前,全县2个项目正在申报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个项目拟申报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贯彻《嘉善县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全面落实《嘉兴市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重点推广示范项目经验,提升绿色建筑星级水平,扩大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应用规模,深化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应用,协同推进区域生态城区建设,加快形成建筑领域“双碳”工作嘉善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金融
报头
聚焦“双方所需、双方所能、双方共赢”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新典范
十七届县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召开
跨域护绿
县领导开展高考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
建筑领域“绿”意盎然“新”潮涌动
我县启动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
从“少跑”到“快办” 跨省办事“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