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墙缝里的一抹绿意

  ■梅萌

  四月的一个午后,我闲来无事,偶发兴致去逛了县城里的一小片老城区。

  古朴的街道,斑驳的砖墙,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我看见那些旧墙的墙缝里,一簇簇翠绿的小草在微风里摇曳,像是一块块绿宝石镶嵌在砖缝之间。这些不知名的植物,在小小的缝隙里,用柔弱的根须编织着属于自己的领地。

  墙缝里的光阴是凝固的、暗淡的,我看见好几处墙缝里钻出一根根新茎的小草,在灰白色的墙粉与尘土中倔强地挺立着,细若银针似的根须在砖缝间蜿蜒,仿佛要把整个墙体紧紧抓住,新生的草叶覆盖住某些缺口,像是在修补光阴的裂痕。

  这些卑微的草叶、根须,仅仅依赖砖缝里的石灰残渣与少量尘土生存,在沉静的岁月中默默地酿成了一片片一丛丛的翠绿,舒展成姿态各异的形象,有的草叶里还绽放着淡紫色、淡红色、淡黄色的小花,很是养眼。

  一边漫步一边欣赏着那些从墙缝里钻出来的生机勃勃的小草小花,我笑自己在大好的春光中不去欣赏城市里种植的、摆放的那些绚丽多彩的花卉草木,而独步这无人的断墙残瓦的空间,凝视这些无名的野草野花,为何呢?因为心有感触。

  想起老宅,老宅也有旧墙,多年前一个夏日的午后,天气突然变阴、暴雨倾泻,我房间对面的旧墙上,那些生长在墙缝里的小草在湍急的雨流中俯仰起伏,根系却如青铜锁链般紧扣砖隙。雨过天晴后,我走进庭院,看见每片草叶都沾着水钻般的雨珠,折射出七彩的光泽,那一份倔强令我这个当时还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若有所思,并以这个内容为题材,写了一首小诗《墙缝里的小草》:“墙缝里有小鸟衔来的种子/它们在黑暗中诞生绿色的眼睛/微弱的根须抓住每一粒尘土/在砖缝中创造天地/风经过时轻轻摇晃/把绿意投在斑驳的墙上/终年晒不到阳光/仍然向着太阳敞开笑颜/只有在雨中/才能得到一点点的滋润/困境让它们活成一种倔强的风景。”

  那时,我家老宅有多面老墙,有些老墙旁种着一棵百年老梅,有些老墙旁种着一棵四季常青蓬勃的天竺,有些老墙旁种着一棵枇杷树,开花结果的时节,由于有了老墙的衬托,竟也成了一幅幅有韵有味的画面,最后变成了我抹不去的记忆。

  家中的老墙由于年代久远失修,墙上原先的石灰层大部分剥落,只留下斑驳的砖块纹理,深灰色的砖缝里,我见过蚂蚁在草茎间修建“云梯”,蜗牛背着螺旋的房屋来此“朝圣”,蜘蛛在草叶间织就捕梦的银网。深秋时节,墙缝里的小草将种子裹进透明的羽衣,乘着风的马车远行;那些比尘埃更轻的絮语,不知落在哪处墙垣,便又开启新的轮回。

  那时,我喜欢坐在老宅的庭院里看书,眼睛累了休息一会,便会看看身边墙缝中的小草,只是它们不需要文人墨客的题咏,不需要盆景匠人的修剪,它们的生长繁衍也自成一种野趣,给灰色寂寞的庭院带来无限生机。我喜欢庭院老墙上那些无名的小草小花,也从不清理拔除它们,任它们在我家的一方天地间自由生长。它们的存在,时常让我心有所悟:不管境遇如何艰难,都要活成自己的模样,有一份绿就要绽放一份绿,成就生命独特的姿态。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一间间砖木结构的老房和一堵堵老墙随着推土机的轰鸣而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拔地而起,如水泥森林一般,那些光滑的墙壁上,没有了小草们的生存空间。

  在某个黄昏,我看见一位收废品的老人坐在一排旧房旁歇脚,他背后的墙缝里爬满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小草,老人布满裂痕的手拿出一根香烟点燃,深吸了一口,又拿出一个茶杯喝了几口水,那香烟里飘出来的袅袅青烟漫过墙缝里的绿色小草。我想,这位老人仿佛就像这墙缝里的一棵小草,不起眼却很坚强,靠收购废品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酿造生活的绿意。

  墙缝里小草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启示:生命从不需要完美的土壤,只需要一线天光、一丝雨露、一点立足之地,便能活成自己的宇宙。它们教会人类,真正的坚韧不是与命运对抗,而是学会在命运的褶皱里扎根,绽放自己。

  不知不觉间,我已漫步完这一片老城区的街道,重新往回走。四月的风是那样温和,吹在我的脸上暖暖的、温馨的,那些墙缝里的小草依然在春风里展示绿色的诗行。我抬头朝左看,市河对面的一排排高大楼房在阳光中挺立着,而身边的这些老屋老墙已成为这座城市灰色的皱纹,将要被清除,但我还是在这个春日的午后,独自一人漫步在静悄悄的一片老城区,看看老墙的砖缝里流淌着的那一抹抹翠绿的春意,因为这些不起眼的春意,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一段路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柳洲采风
走马观花游西塘
香樟红
遇见春天
风的感受(外一首)
春好
墙缝里的一抹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