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竞浩
时令早已过立春,立者,开始也,立春即为春的开始。但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这只是春的前奏。有诗云,“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当代·左河水《雨水》)“二月寒如腊,群芳冻未芽。”(宋·邓深《春寒》)但就在这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有一种花却昂首吐艳,独领风骚。它就是新年第一花——迎春花。
迎春花是我国常见的早春花卉,别名黄素馨、金腰带、金梅、小黄花,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而著名;因其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因其傲霜斗雪而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对迎春花喜爱有加,不但喜欢迎春花的端庄秀丽、雍容华贵的姿态,更注重迎春花的凌寒而开、不畏严冬的品质,因此常常以花自喻,表明心迹。
迎春花,顾名思义是在春天到来之前已经开放,迎接春天的到来。冬春交界之时,寒冬还在施展它的“淫威”,小草尚未睡醒,大树尚未萌动,而迎春花却不顾肃杀,不畏酷寒,未长新叶先开花,在翠绿的枝条上,绽开朵朵小黄花,明艳动人。
唐代白居易在《玩迎春花赠杨郎中》诗中,是这样赞美迎春花的:“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诗中作者赞叹迎春花不畏严冬,凌寒而开,花姿端庄,雍容华贵,希望给游人们说一声,千万不要把它当作蔓菁花而埋没了它的骨气。
迎春花不像山茶花那样亭亭玉立,也不像杜鹃花那样婀娜多姿,它枝条细长,弓形弯垂,身姿婆娑,端庄秀丽。它不生长在显山露水之处,在园林绿化中甘愿当配角。桥脚、溪畔、林边、墙隅,往往能看到它的倩影,甚至还做起了农舍旁的篱笆。它虽不起眼,却气质非凡。
北宋政治家韩琦有一首描写迎春花的诗:“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他赞扬迎春花不但不畏严寒,纤弱的枝条却能抗击严寒,在冰雪间绽放黄色的花朵,而且十分低调,毫不自满,它迎来春天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是为了百花千卉一起芬芳。
早春季节,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唯有迎春花纤枝婆娑,点点金黄,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人们会蓦然想到:春天已经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