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B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宝贝”花了近三个月,昨天大功告成!

  ■全媒体记者 周  契

  “儿子,衣服扣好!一会儿送砖得展现沈家窑窑工的好形象。”昨天,对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砖烧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沈步云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这一天,他和儿子沈刚历时三个月精心烧制的“建党百年”砖正式交付嘉服集团和嘉城集团,将用于1:1还原的嘉兴火车站站房建设。

  上午8时,距离交接仪式还有一个小时,75岁的沈步云再次来到窑墩背后的仓库查看1921块红砖和2021块青砖,这些刻有“建党百年”和“嘉兴2021”字样的“宝贝”对他来说,真是百看不厌,是沈家窑百年窑火生生不息的见证。

  干窑作为千窑之乡,窑业发达,以烧制“京砖”闻名。目前保存下来真正能烧制的窑墩只有两处,沈家窑就是其中一处。去年,凭借出色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沈家窑从5家砖厂中脱颖而出,成为“建党百年”砖烧制单位。

  去年8月10日,从嘉兴南湖湖心岛提取的南湖泥被送到了沈家窑。一同送达的还有嘉兴籍著名古砖收藏家、非遗锦灰堆砖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邵嘉平的设计的“建党百年”图纸和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题刻、上海工艺美院制模的母砖。之后,沈步云和儿子沈刚就开始了烧制工作。

  从17岁接触烧窑开始,50多年来,在沈步云手中烧出了成千上万的大小砖块,但这一次“建党百年”砖的烧制,让这位老师傅似乎回到了17岁那年。制坯、印字、晾干、烧制、出窑,每一道工序都小心谨慎,烧制的每个步骤都要亲力亲为。儿子沈刚同样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建党百年”砖的烧制中。

  “为了精益求精,正式烧制前,我们还进行了四次试烧。”沈刚介绍,这也是沈家窑首次在接到烧制项目后进行试烧,可见对“建党百年”砖的重视。10月25日“建党百年”砖进入正式烧制,沈步云和沈刚日日围着古窑,监督烧制情况。

  “‘京砖烧制技艺’中对火候分寸掌握要求非常高,这次烧制,我们是放在窑墩的中间位置进行烧制,数量上采用了4:1的比例,以便最终挑选。”沈刚说道。

  经过近一个月的烧制,去年11月底,“建党百年”砖从沈家窑顺利出窑。出窑那天,沈刚还叫来了14岁的儿子沈毅恒一起帮忙。“希望下一代能从中感受建党百年的不易,同时对窑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沈刚说,沈家窑是沈家的祖传窑墩,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到他这代已经传了六代人,儿子这辈尽管不再学习烧窑了,但是对窑文化的了解不能少。

  上午9时,交砖仪式正式举行,沈家父子身着专为此次仪式订制的中式服装出现在交接现场。“从接受任务到顺利烧制完成,再到今天交接成功,完成了一个光荣的历史使命。”沈步云激动地说,“等嘉兴火车站建好,我要带儿子、孙子一起去看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B1版:要闻
   第B2版:民情
   第B3版:纵横嘉善
   第B4版:文苑
袁世钊:我县第一位中共党员
实验二小组织学生编路队自行回家
机器人教学进学校
这些“宝贝”花了近三个月,昨天大功告成!
我县首档婚恋伦理类电台直播节目开播
翟英武:用情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同胞
“电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我县开展清明前消防安全检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