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董天
通讯员 黄晓萍
本报讯 2025年4月7日~4月13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守护人民健康”。4月9日上午,省、市、县、镇四级“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在天凝镇举行。活动通过科普互动、专家授课、义诊、实地查螺等形式,向公众传递血防知识,展现浙江血防工作的历史传承与创新成果。
当天上午,天凝镇如海超市门口人头攒动。科普展板前,居民们驻足细读,来自省市县镇疾控条线的志愿者们手持螺类标本,耐心讲解钉螺与普通螺的区别。“原来血吸虫幼虫藏在钉螺里!”居民许阿姨感慨道。现场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几十道趣味题目让男女老少争相抢答。
一旁的义诊区同样热闹。县中医医院和天凝镇卫生院的专家们为曾患血吸虫病的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医生跟我讲的注意事项我都记住了,我回去要跟老伴也说一下。”一位接受检查的老人连连点赞。
走进位于天凝镇东方红村的嘉善县血防纪念馆,一场特殊的“历史课”在这里拉开帷幕。浙江省疾控中心血防专家张剑锋向在场听众讲述了浙江血吸虫病消除的艰辛历程。
嘉善县血防纪念馆作为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现场实训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年改造后焕然一新。走进馆内,更新后的展柜配合声光电技术,将血吸虫病的形成、消灭和成果巩固过程生动呈现。在电影放映区,参观群众可以“穿越”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老一辈血防队员查螺灭螺的场景。
馆外新开辟的户外实训区成为亮点。这里有河道、稻田、苗木地等不同环境,参观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体验使用查螺工具,或尝试传统灭螺方法。“以前只在展板上看知识,现在能亲手操作,印象特别深。”一名实训活动参与者兴奋地说。此外,天凝镇也将充分发挥血防纪念馆作为省级血防现场实训点的辐射效应,定期开展血防技能培训,让这座承载历史的场馆,成为培养专业力量的摇篮。
近年来,浙江通过省、市、县、镇四级协同机制,构建起“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防控体系,定期开展查灭螺行动,有效巩固血防成果。浙江正以科技之力与人文之光,续写着“送瘟神”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