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破难·六干争先——旗开得胜·服务直通车
■全媒体记者 张舜红
本报讯 春意盎然,万物竞发。4月9日,罗星街道“善海汇”投资签约活动在鑫锋村乡村客厅举行。活动现场,罗星街道、县供销社、海亮集团三方代表签署“善海汇”项目共建协议,以签约的强劲势头,为当地经济跑出“加速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签约强引擎
驱动经济“加速跑”
“善海汇”果蔬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000万元,由县供销社和海亮集团携手出资。项目利用海亮明康汇农业的运营模式,涉及罗星街道厍浜村、鑫锋村、马家桥村,土地面积达1000亩,这一大规模的投资与广泛的覆盖范围,无疑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
项目计划于2025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前期将建设200个冬季温室大棚,投资约2000万元。预计实现亩均农业产值从1.2万元/亩跃升至4万元/亩,这一显著的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项目的高效益和强带动作用。
在签约现场,罗星街道鑫锋村、马家桥村、厍浜村三个村共同出资成立的嘉善三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惠雪表示,三合公司将深度参与到项目中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将为附近村民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方携手
共筑共富新梦想
“善海汇”项目开创了“政府搭台、国企引领、民企运营、村集体参与”的四维合作新模式。县供销社注入政策资源和渠道优势,世界500强海亮集团旗下明康汇带来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网络,罗星街道整合三个行政村1000亩土地资源,形成组织链、产业链、资源链的深度融合。
罗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袁佳伟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项目达成后,每年将为罗星街道贡献3%的农业增加值,未来该项目整体农业产值也将占街道全年农业产值的20%,同时也增加村集体收益,真正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益”。
项目建设规划彰显现代农业发展新思维。项目建成之后,在厍浜村西侧,1000亩连栋智能大棚将构建“四季不断档”的瓜果生产矩阵,2000平方米的机械设施用房配备全自动分拣线和冷链仓储系统,与嘉兴一尘农业共建种子种苗基地,并合作经营观光采摘园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区,拓展农业产业的多元价值。
更引人注目的是,项目创新“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马家桥村甜瓜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预计带动周边农户标准化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个项目是我们抓牢长三角‘菜篮子’机遇的关键落子。”海亮智汇后勤集团副总经理余江透露,基地预计年配送量超万吨。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银加善”区域公用品牌,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数字化供应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拼在春天里
干出“开门红”
此次“善海汇”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为罗星街道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当地经济实现“开门红”、冲刺二季度奠定了坚实基础。罗星街道党委书记、县归谷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巍巍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罗星街道还将依托“善海汇”项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通过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罗星街道正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努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干出“开门红”、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