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陆 丹
本报讯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公布了2025版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9项标准修改单,涉及食品标签、特殊膳食食品、食品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规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以及检验方法标准,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标识等方面问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记者跟随县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访了部分商超和企业了解相关情况。
目前各大商超内,从调味品到饮料、零食,“0糖”“0脂”“0添加”等标签随处可见。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以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此外,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成分也需在食品标签中标示含量,以此规范行业,引导正确消费认知。”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与流通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代昕介绍,食品“新国标”的亮点主要体现在避免消费误导上。
为解决食品包装上日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的问题,新版《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在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主要展示版面上设置独立区域,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还要根据包装表面积放大字体,方便消费者直接知晓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为降低食物过敏发生概率,“新国标”要求强制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信息,方便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关注。
“新国标”尤其关注未成年人需求,可通过营养标签查看盐、油、糖成分。新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扩大了产品类别,确保给宝宝更充足安全的食品营养;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以此引导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和饮食健康消费。
对于“新国标”的发布,浙江莎布蕾食品有限公司品质高级经理王志强称,“新国标”设有2年过渡期,将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在此期间,企业会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按照新规对产品标签进行处理。
“长期来看,这将促进产业升级与公众健康水平的双重提升,更好地界定企业的责任边界,禁用‘零添加’标识也有助于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接下去,我们会对关键人员进行培训,并对主要产品的标签进行改版,还将引入数字化标签。”王志强说。
“新国标”的出台将有效遏制虚假宣传,引导消费者科学认知,减少对添加剂的恐慌,推动以实证数据而非营销话术判断食品安全。